蘇偉貞專文:離散悟天命,南來文人的厭世書寫

2020-04-04 05:50

? 人氣

避亂香港 獲得「自由空氣」

熟諳文化氛圍,加上城市與上海的鄰近性,易文不諱言「此行意在觀望港穗情形,擬獲棲止」。於是先在舊友永華影業宣傳主任朱旭華家中寄宿,後上海新聞界友人沈秋雁籌備在港辦《上海日報》約易文出任總編輯,接著國民黨在港創《香港時報》,易文自請任副刊主任,這年年底楊天驥舊友永華影業負責人李祖永聘易文為特約編劇,寫電影劇本,易文改編沈從文小說《邊城》,即日後改名出品的《翠翠》,換個角度看,易文南向後迅速順利的在香港展開文學、新聞、電影三棲跨界事業,除了人脈廣闊,更繫於易文對南向的看法,心境雖悵觸,但對香港他並不排斥,一直的盤算是「擬獲棲止」,沒有主觀的地域心態作祟,香江移動歲月也就給了他發展、認同的空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易文作品反映了大時代下,都市女性的獨立自主。(圖片取自百度百科)
易文南向後迅速順利的在香港展開文學、新聞、電影三棲跨界事業。(圖片取自百度百科)

但無可否認的,一如力匡、徐訏等初期作品不免流露懷鄉情切並不時拿來與異鄉相比,但易文內在電影啟蒙甚早,家世、眼界、稟賦等創作元素,加以外在的青年時期即迭經離散、人情世事劇變滄桑,綜合而言,在傳達與挖掘五內多感,平面文字有時便不若畫面感強的電影敘事功能,因此易文以導演的眼光取鏡香港也是很自然的事,其散文〈香港半年〉即有不少段落挪用電影運鏡方式。

要知道,電影在當時是港滬兩城現代化前衛產能,誰能掌握新手法,誰就能顛覆陳舊敘事公式,在視角上易文採取和同代南來文人不一樣的向度,雖說香港「到底是外國」、自己是「外江佬」,但在手法上,他採用的是間離手法,藉由戲劇手法拉開文化地理、情感距離,主要是排除情感太過投入,少掉情感的牽扯,就地理概念擺脫力匡所鄙夷的「除了空氣和海水/這裡的一切都可賣錢」的市場機制,就擁有更自由的空間與客觀性:

說來外江佬之來香港,可說是香港之大轉機。……外江佬替這地方帶來了文化,……給我印象比較深的是高貴的旅館、酒店、咖啡室的待者。

他們永遠穿了黑色紮腳管褲子,白色的侍者制服,與好萊塢影片中的中國茶房一模一樣。這使我明白,到底香港是外國;在外國的中國人,當然應該是這一副奴腔奴調。以前在電影中看不入眼,如今在「外國的中國」看到了事實(所以我不怪好萊塢的影片商了)。香港雖是「外國地方」,自由的空氣比上海討人喜歡得多——我到香港,便是這個理由。……一有自由,便覺得舒適。……不再灰色的令人難過。

易文肯定「外江佬」能替香港帶來新文化,且用一種多元異國情調眼光修正香港異鄉印象:……香港挺漂亮刮刮叫的天字第一號的代表權威的東西,是匯豐銀行……它的圓心就是維多利亞像。她坐著,面對香港,對著無數掛有米字旗的商船與軍艦,……男男女女,並不寂寞,……香港的煤氣燈也很古色古香呢。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