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強權的衝撞─1941年德國與蘇聯的戰前準備

2020-03-29 06:20

? 人氣

林挺生:紅軍1941年參謀總長朱可夫元帥,右手扶車門者(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紅軍1941年參謀總長朱可夫元帥(右手扶車門者)。(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941年6月的紅軍正處於嚴重的混亂之中。作戰層次上的防禦能力,被戰略層次「深入打擊」(deep battles)攻勢主義削弱;紅軍並嘗試同時進行擴張、重組、與裝備更新,以改進1939年入侵波蘭戰役與1939、1940年對芬蘭戰爭中的低下表現。更糟的是,1937年開始的軍中大清算,造成訓練的中斷,與有經驗將領與參謀的斷層,無法執行任何一項改革;受到大清算的影響,紅軍指揮官不敢表現出任何獨立性。由於政治上的要求,任何一吋國土都不可以放棄,但同時又得避免刺激德軍,使邊境守軍進退維谷。1939年前蘇聯與波蘭舊國界上的防禦工事大多被棄置,而在新國界附近開始修築要塞化防區。即使投入了大量人力,在德軍入侵時,新的防線並未完工。大部分的前沿步兵師部署在離邊界80公里處,而國界則由內務人民委員部(NKVD)的部隊與少量步兵單位防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雖然紅軍的後勤補給混亂不堪,但至少他們是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即使在嚴酷的俄國冬天來臨前,紅軍士兵已展現出過人的耐力,能在遠低於西方士兵基本補給的水準下生存下來。當德軍更加深入俄境,同時需要處理數百萬的戰俘與平民時,紅軍的補給線卻縮短了。然而,德軍的快速推進,還是攻佔了許多位於西部國境的補給倉庫。更有甚者,蘇聯大多數的國防工業位於莫斯科以西的地區,必須趕在德軍之前,將1,500座工廠東遷至烏拉山地區。這個浩大的工程經常是在激烈戰鬥中進行的。雖然東遷計畫整體而言可算成功,但還是被迫放棄寶貴的礦產資源,戰時生產活動也受到重大干擾。

就組織架構而言,紅軍的編制反映了準則與領導上的重大缺陷。紅軍缺乏德軍裝甲兵團(或軍團)的大型單位,因此無法執行持久的深入作戰直趨敵後。開戰時紅軍最大的裝甲單位是機械化軍(1940年末才倉促建立),與德軍彈性編組的摩托化軍相比,顯得十分僵化。每個機械化軍包含2個戰車師與1個摩托化步兵師,戰車師的人員編制為10,940人,戰車375輛,但缺乏師級支援單位。加上了支援單位與摩托化步兵師的機械化軍,共計36,080人,戰車1,031輛。這些機械化軍的部署不夠集中,旗下各師之間常相距100公里之遠。部分機械化軍隸屬軍團司令部,擔任支援步兵局部反擊的任務;其他機械化軍則直屬方面軍,執行主要反攻任務,違背了國家防衛計畫中將裝甲兵力集中,以便執行戰略反攻任務的原則。

紅軍的步兵師在編制上與德軍相似。每個師由3個步兵團組成,每個團有3個步兵營;並配屬2個砲兵團,1個輕型戰車營,與支援單位,總計14,483人。2至3個步兵師組成1個步兵軍。1個野戰軍團包含3個步兵軍(各有3個師),1個機械化軍,數個砲兵團,與1個戰防旅。然而,紅軍軍團的戰力遠低於正式編制,大部分的師只有8,000到10,000人或更少。為了補救缺員問題,1941年5月底額外徵召了80萬後備兵力,多所軍校讓學生提早結業。德軍入侵時,這些士兵與幹部才剛編入各單位。大部分野戰軍團只有2個步兵軍,加上1個不完整的機械化軍,與很小的維修支援能力。相較之下,德軍在質與量上都佔有短期優勢,但若無法快速地一舉擊敗對手,則蘇聯將在長期對抗中勝出。過度自信的德軍忽略了在內地軍區與遠東地區,蘇聯還有大量的預備部隊;紅軍也正在換裝新一代的武器,包括喀秋沙(Katyusha)多管火箭發射器,新型的T-34中型戰車,與KV-1重型戰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