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生觀點:強權的衝撞─1941年德國與蘇聯的戰前準備

2020-03-29 06:20

? 人氣

從6月底到9月中,紅軍並沒有以逸待勞,而是不斷發動反擊。德國裝甲兵團的衝力,不全是被客觀物理定律削弱,更是被紅軍不計傷亡代價的抵抗持續磨損。同樣地,世界上也沒有幾個國家能這樣揮霍人力資源。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若是紅軍在守勢作戰上,汲取一戰時的教訓:部署足夠的步兵來建立縱深防禦;指揮官能自行決定防守的區域,並視戰場條件進行彈性防禦,德軍攻勢的頂點就會更快來到。但在實戰中,史達林往往堅持部隊死守據點,太晚批准後撤請求,結果經常是導致多個軍團一起被圍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僅就紅軍在這3個多月發動的重要反擊來看,共同的缺點是分批投入兵力,違背了兵力集中原則。德軍攻勢的強項為裝甲部隊的機動性,對抗機動性高的敵人,唯有以更具彈性的防禦才能化解:及時撤出次要據點的兵力,集中於有自然屏障可依恃的戰略防線,再伺機發動逆襲。這是作戰層次上必須交給戰場指揮官裁奪的決定。羅柯索夫斯基(K. Rokossovsky)以其弱小兵力取得的出色戰果,就是最佳戰例。史達林從遙遠的莫斯科進行作戰指導,限定僵化的攻擊發起時間與目標,確實必須為紅軍重大的傷亡負起最大責任。

林挺生:羅科索夫斯基(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林挺生:羅科索夫斯基(資料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從戰略層次而言,戰前將防守重心放在普里彼特沼澤以南,產生了意想不到的後果。由於倫德斯特的南方集團軍遭遇強大抵抗而進展緩慢,使德軍高層開始擔心直接進軍莫斯科可能遭遇來自南面側翼的威脅。隨後在斯摩稜斯克(Smolensk)附近紅軍頑強的抵抗,終於使希特勒在7月下旬以第三十三號元首訓令與補充命令提出戰略修正,暫緩向莫斯科推進。希特勒的決定顯示,由於莫斯科軸線上的阻力大增,因此德軍得將攻勢重心轉向北面的列寧格勒,與南面的基輔與烏克蘭。德軍將領的回憶錄中,普遍批評這個長達兩個月的重心轉向,是巴巴羅沙作戰失敗的主因。雖然這個決定正確與否仍待商榷,但紅軍得到寶貴時間來加強莫斯科防禦,最終得以挫敗德軍企圖,的確是斯摩稜斯克一役的犧牲所帶來的成果。

*作者為加拿大魁北克大學蒙特婁分校政治系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