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台北─首都還是六本木?

2014-09-07 09:52

? 人氣

台北城長期以來缺乏首都建設的想像,朝野卻多以「六本木」為發展願景。(取自維基百科)

台北城長期以來缺乏首都建設的想像,朝野卻多以「六本木」為發展願景。(取自維基百科)

「使命要分擔,島都台北市,榮幸滿花籃,合齊來捧起。」(1920,<台北市民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九零年代開始,四年一度的台北市長選舉便常被稱為「首都之戰」。不過,雖然這些年可能只剩如某位王姓歌手那樣的極少眾,會認為南京才是首都,但「首都台北」這台灣共識,卻從未在台北的市政建設中實踐。特別是馬郝執政的十六年來,「首都」是虛,台北的城市規劃只見「六本木」:台北車站六本木、中山北路六本木、華光社區六本木、仁愛路空總六本木、到南港還是六本木。

「首都」不必然是一國資源集中之處,德國、瑞士或以色列皆是如此,但理想的首都規畫在於維持城市多樣性與經濟活力的同時,提供維繫現代國家運作所必須的空間條件。從日本統治將現代國家的概念引入台灣開始,島都台北的佈局即得配合統治機器的需求,並因此決定了集中在台北城內政治與金融機關、南門外拓殖機構與東門外科教單位為方針的城市發展方向。

不過台灣總督府的機關密度,仍遠小於正常的中型國家,日本人在台北留下的辦公廳舍,就一個完整的中型國家首都,自然也不敷所需。偏偏國民黨一方面帶著遠多於中型國家規模、有用或無用的公家單位來到台灣,另一方面卻把這「中央政府所在地」貶為「臨時首都」,因此僅管不同的政府機關與親近層峰的「民間團體」,三不五時便上演土地爭奪戲碼,戰後初期的中央掌權者,卻寧可在日本人留下的土地與建築上胡亂搭建,而不願以首都的規格對台北的發展長期擘劃。

於是,日治官廳的空間往往上蓋外擴,後來從日本平民取得、四散城市各處的「接收日產」,也被鏟平後由各機關零星地蓋大樓(如果不是被國民黨、「夫人」的婦聯會、「太子」的救國團或各接收大員納為己有的話),最後甚至挪用了台北的城市公共空間,以用於「臨時」的中央政府建築,最具代表性與諷刺性的,便是立法院從來都蓋在未曾動工的建成國小校地上。   

全面民主化前,惟有黨外市長高玉樹,因為有自己的民意基礎與良好的美國關係,得以運用美援經費就台北作為首都的發展需求,與缺乏長期首都治理構想的中央政府周旋。但之後的官派市長們,既只能在國民黨內謀求發展,政治正當性不足下光是處理都市化的各種衝擊即已焦頭爛額,何來餘力推動台北作為首都的空間運用?

半個世紀過去後,中央政府對於首都的運作與台北龐大國有財產的管理,仍拿不出一套完整的制度,一方面任由西區城市核心「空心化」,影響到城市的整體發展,一方面各單位卻在城市各處編列預算、大興土木以利「自己單位的合署辦公」。硬體上如此,制度上台北市與中央也缺乏一個共同的常態化的首都治理機制,而讓台北空有資源甚至資源過剩,卻無法讓資源運用優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