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觀點:台北─首都還是六本木?

2014-09-07 09:52

? 人氣

根據國發會的計畫書,新建「國發大樓」的效益,是騰空原本經建會所在的寶慶路「聯合大樓」,國發會甚至還煞有其事地用附近辦公室租金算了「預期收入」。然而這只是滿足政府土地開發作業的紙上遊戲,因為「聯合大樓」緊鄰總統府,除了找其他政府機關左手換右手,根本不會有人要租。這種自欺欺人的遊戲也不是國發會獨有,搬到大直後的國防部與搬到景美後的財政部,有一模一樣的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離總統府稍遠的公營或半公營金融機構,雖然不會有神秘的地下通道,但東移後留在政府機關集中地的空間,因為中央政府沒有完整的首都資源規劃,一樣只能閒置零散地使用,除了哪天變更地目改建豪宅,根本無法實現原本宣稱的遷建效益。但不論將公共建築改建豪宅、亂塞一堆公家單位或丟給特賣會場,台北都心的「紙上富貴」雖然依舊,但城市空心化造成的發展瓶頸一樣都會快速惡化。

中央的首都管理低落(連類似台北市政府公管中心的「首都管理會」之類的單位都從不存在),當然是中央政府的責任,但城市空心化則是市長應該處理的議題。何況另一方面,台北市因為政府角色與資源的限制,近年都仰賴缺乏成本概念的「政府少(零)出資」作為市政發展原則,然而中央政府己身龐大的空間需求,讓能與台北市的都市發展策略配合,與民間協力投入資金,對於都市重大建設的推動遠為有力。

  

以備受矚目卻諸事不順的雙子星大樓開發案為例,本來是台北的旗艦建設,但採取捷運聯合開發模式,卻又幻想兼顧公共性與民間資金主導,對於適格的民間廠商來說當然不如隨著民間金融業「東進」,而不願意負起轉運與首都核心區再振的重擔。即便如市府本周宣佈與第二順位中華工程合作的十大條件,但就算簽得了約,對城市也無法產生預期效益。 

但其實金融產業一直在台北市發展願景的核心,中央政府的金管會外放在板橋車站;台北是台灣的經貿重鎮,但中央政府的經濟部卻因身為「天下第一部」,業務龐雜而單位四散;證交所最近在政府要求下推動「四合一」,打算合署辦公,土地卻得到處協調。

  

其實如果從新盤點中央政府的首都政策,透過國家資源的投入將位處捷運機場線、通往信義計畫區的藍線與通往南京商圈的綠線交錯的雙子星大樓,打造成國家金融監督管理、金融交易與國際經貿的集中地,既可帶動台北車站特定區的開發進程與西區復興、完成鐵路地下化後站前與大稻埕縫合的最後一哩、打造公部門面向世界的形象,而各機關原使用建築的重新調配,又可解決機關零散、改建又浪費的首都富貴病。

只是年底的主要市長候選人中,柯文哲口口聲聲打破藍綠,卻把重點擺在扭曲歷史為獨裁者擦脂抹粉,而不是建構一個就算中央地方不同黨派,也能合力推動首都發展的機制;他出國考察不是想了解怎樣打造首都,而只想考察他自己發明的「在野大聯盟可以當首都市長」這循環論證;至於連勝文,他的家族與政黨本身就是造成台北市首都亂象的一部分,而他本人也從未展現任何超克的企圖。 

在空間治理長期失靈的台灣,台北作為首都既享受了充沛的國家資源,卻也承擔了資源集中的苦果,要能讓中央與首都的地方政府通力合作,甚至納入「首都減壓」的國土規劃理念,台灣需要一部類似德國「柏林/波昂法」(Berlin/Bonn-Gesetz)的特別立法。問題有辦法面對,只是卡在首都市長候選人們圖的到底是首都的發展?抑或是當市長的權柄與快感?

*作者為台北市大稻埕人,因為老家就在台北車站旁邊被推舉或鄙棄為本土型天龍人。自以為是進步的社會自由主義者,但留學時被歐洲同學揭發自由主義認同來自於當不了社會主義者又覺得保守派屬於鄉巴佬。唸過一些法律,但也常被誤會唸的是交通都計或社會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