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浩觀點: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嗎?

2017-03-12 07:10

? 人氣

 20161126-前總統李登輝出席「台北高校同學會年會」活動.李登輝.(陳明仁攝)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在提出「兩國論」時指出,歷史的事實是,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從未統治過中華民國所轄的臺、澎、金、馬。(資料照,陳明仁攝)

1999年7月參選總統後,陳水扁一再宣示「新中間路線」向社會主流靠攏,接受「現行憲法下的中華民國」政治框架。2000年1月30日,他發表「陳七項」的兩岸政策,主張「臺灣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沒有宣告獨立或變更國號的問題」。陳水扁在2000年5月20日的就職演說上,針對兩岸關係宣示「四不一沒有」。在2000年12月31日的跨世紀元旦演說中,陳水扁進一步提出「政治統合論」,這篇演說對中國充滿善意,提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一個中國』原本並不是個問題」和「尋求兩岸政治統合的新架構」,這個主張與國民黨的「憲法一中」主張差別不大。陳水扁在2002年8月3日發表「一邊一國論」,自己解釋這只是對「兩岸現狀的事實陳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5年11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於新加坡會面。這是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兩國元首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關係的重大突破。「馬習會」通過兩國元首的行為,默認了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馬習會」是兩國元首間的正式會晤,不管他們如何互稱對方,馬英久的唯一正式身份是中華民國總統,他當時並不是國民黨主席,而習近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國際法公認,國家元首間的正式會晤是「國與國關係」的最高形式。會後,馬英九、行政院長毛治國、陸委會主委夏立言等,都強調「馬習會」「彰顯中華民國主權」,促使習近平「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果真如此的話,一個互相「彰顯主權」的峰會至少默認了雙方關係是「國與國關係」,因為只有國與國之間互動才必須「彰顯主權」。其實,馬英九執政八年期間,不斷強調「一中各表」,宣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決定」,堅持「不統、不獨、不武」的路線。

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從520就職到國慶演說,一再提倡兩岸維持現狀、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她也提出兩岸既有的政治基礎,包括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等,當然,蔡英文明確主張中華民國主權獨立。

總統蔡英文在2016國慶大典發表演說。(總統府提供)
蔡英文就任總統後,從520就職到國慶演說,一再提倡兩岸維持現狀、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也明確主張中華民國主權獨立。(資料照,總統府提供)

綜上所述,就實質內涵而言,蔣經國以來(甚至蔣介石晚年),臺灣的五位總統的國家定位和國家戰略並無很大差異,五位總統都在維持臺灣的事實獨立,而且都尊重《中華民國憲法》。五位總統對兩岸政策立場之差異,僅存於兩岸關係定位和「一個中國」的定義。在兩岸關係定位方面,蔣經國和馬英九根據憲法將兩岸關係定位為「一國兩區」,臺灣和大陸不是兩個國家,而是兩個對等的政治實體,雙方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主張兩岸主權對等,互不隸屬,但憲法上存在某種特殊聯繫。至於「一個中國」的定義,蔣經國和馬英九認為「一中」是指中華民國,他們似乎都不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蔣經國比馬英九更接受中華民國領土只限於臺澎金馬;李登輝,陳水扁和蔡英文則認為「一中」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是臺灣的國號,領土只限於臺澎金馬,是不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另一個國家。但五位總統在堅持中華民國主權獨立時,實質上都提倡「中華民國認同」與「臺灣認同」互相接納。

*作者為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

汪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