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將在未來創造許多意想不到的新職業:《未來科技的15道難題》選摘(1)

2020-02-24 05:10

? 人氣

新科技很少以穩定的腳步擴散。起初炒作的速度會大於實質進展,科技研發人員必須有耐心地持之以恆。接著,科技會來到一個轉折點,各項發展匯流,由某人加以結合,打造更好的產品體驗,賈伯斯於二○○七年推出iPhone 即屬此例。其實在iPhone 推出前的十幾年間,手機與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就一直在進步,但最後由於觸控螢幕的技術進展,加上賈伯斯以俐落設計結合一切的遠見,智慧型手機才迅速普及全世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07年,蘋果,賈伯斯,iPhone(AP)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資料照,AP)

◆ 因應變革所需抱持的態度

人工智慧的發展應該會追尋類似的軌跡,但是其中又有些差異。我們有理由認為,許多人工智慧應用情境的起飛點近了,如使用電腦在得來速協助客人點餐。然而,自駕車等較複雜的工作出錯,可能會導致傷亡,所以這些應用還需要更長久的時間才能實現。因此人工智慧發展不是整個經濟的單一轉型,甚至也不會是一項科技的單一轉型,而是不同領域裡掀起一波波浪潮與漣漪,接下來二十或三十年的科技與社會變遷或許就是如此。

正因如此,我們更必須思考這些變遷對就業與經濟帶來的累積效應。面對未來,究竟該抱持樂觀還是悲觀態度呢?若能以史為鑑,歷史的教訓證明我們應該既樂觀又悲觀。

*作者布萊德.史密斯(Brad Smith)為微軟總裁,負責帶領全球56個國家超過1400名業務、法律、管理專才,在微軟及科技業界的隱私權、網路安全、人工智慧倫理、人權、移民、慈善救濟及環境永續等政策事務中,扮演重要角色。自2002年起負責解決微軟與多國政府之間的反壟斷爭議,2010年後又為隱私權及移民問題帶頭對美國政府五度興訟。史密斯原為科文頓.柏靈律師事務所(Covington and Burling)的股東兼合夥人,以該事務所史上第一位以堅持桌上要有個人電腦為就職條件的律師聞名(時為1986年),後於1993年加入微軟。2014年,《紐約時報》將史密斯譽為「科技界大使」。

卡洛.安.布朗(Carol Ann Browne)為微軟通信主任兼執行公關。原本在亞利桑那州擔任記者,但因不敵科技的誘惑遷居至矽谷,就此展開公關生涯,並於2010年進入微軟任職。布朗與史密斯曾在全球各地合作撰寫文稿、拍攝影片、及發表包括部落格《今日科技》(Today in Technology)在內的媒材。本文選自《未來科技的15道難題》(商周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