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人與傳媒人如何捍衛香港的新聞自由?

2014-04-06 22:18

? 人氣

香港新聞自由評比不斷下跌,引發香港媒體工作者的關切,但新媒體紛起,讓傳播學者仍認為有短期樂觀的空間。(取自主場新聞)

香港新聞自由評比不斷下跌,引發香港媒體工作者的關切,但新媒體紛起,讓傳播學者仍認為有短期樂觀的空間。(取自主場新聞)

按:李金銓教授在第五屆金堯如新聞自由獎研討會:「新聞自由的風風雨雨---- 25年來內地和香港新聞自由的發展狀況」發言(按鄒思聰的新聞筆記略作刪減,經李金銓教授過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家說見好就收,剛才夫子(劉銳紹)和錢剛的報告說得很好,可以收場了。當然,如果這個題目是由程翔來講,應該是好上加好;讓我來講,就是畫蛇添足了。(眾笑)我糊裡糊塗地接受了這個任務,沒有辦法,只好死馬當成活馬來醫啦。

香港新聞界好像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跡象。這是「一國兩制」的內在矛盾,也是基本矛盾。中央希望招攬港人歸心的時候,比較少強調一國,比較能夠容忍兩制的說法;現在情勢轉變,主要強調一國,對兩制的容忍度愈縮愈小。

1980年代第一個派來香港推銷「一國兩制」的,是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暨港澳工委第一把手許家屯,沒想到他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後逃往美國。許家屯的回憶錄透露,他的前任王匡報喜不報憂,使北京當局不敢信任,因此經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馬臨說項,安排喬宗淮在中大當「訪問學者」,其實是向北京直接彙報的第二條管道。

在《許家屯香港回憶錄》出版以前好多年,也就是1996-97年正當香港準備回歸的時候,有一個公開會議的場合,大家圍繞著新華社副秘書長兼臺灣事務部部長黃文放聊天。有人問他,中文大學有沒有地下黨員?他說不知道。「是不知道,還是不能講?」他苦笑說,地下黨員有什麼好害怕,將來害香港人的不是地下黨員,而是那些急於上北京「擦鞋」的香港人嘛。回想起來,他的話有幾分道理。剛剛在北京開過的兩會,那是假戲,但很多香港人去真做,而且很賣力表演。表演最傑出的,一個是李家傑,一個是譚惠珠(眾笑)。我覺得這個基金會應該成立「最高境界馬屁獎」(眾大笑),候選人必定源源不斷。

當年聊天的時候,黃文放還講了一個有關「五十年不變」的掌故。原來鄧小平要香港左派到北京匯報,左派勢力告訴鄧小平,香港人恐懼回歸,對香港前景很有憂慮。鄧小平說,怕什麼呢?十年不變嘛!十年不變不夠的話,那就三十年不變,五十年不變好了。可見五十年不變是歷史的偶然,是權宜的措施。

很多大人物說,香港的新聞自由好得很,哪有什麼問題?《明報》撤換一位勇猛的總編輯,即使繼任者來自外地,也不瞭解香港,但這是正常的商業決定啊。劉進圖一退下《明報》總編輯就遇刺,他自言沒有財務問題,沒有緋聞,相信是因為新聞工作所引致,但警務頭子第一時間跳出來宣佈,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和新聞自由有關聯。李慧玲常常在廣播節目批評梁振英,被商台炒魷魚,但有人歸因於她跟老闆處不好,而不是商台為了牌照續約向當局低頭。還有,施永青的免費報紙,左派財團抽了廣告,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是很正常的事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