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人與傳媒人如何捍衛香港的新聞自由?

2014-04-06 22:18

? 人氣

香港新聞自由評比不斷下跌,引發香港媒體工作者的關切,但新媒體紛起,讓傳播學者仍認為有短期樂觀的空間。(取自主場新聞)

香港新聞自由評比不斷下跌,引發香港媒體工作者的關切,但新媒體紛起,讓傳播學者仍認為有短期樂觀的空間。(取自主場新聞)

按:李金銓教授在第五屆金堯如新聞自由獎研討會:「新聞自由的風風雨雨---- 25年來內地和香港新聞自由的發展狀況」發言(按鄒思聰的新聞筆記略作刪減,經李金銓教授過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人家說見好就收,剛才夫子(劉銳紹)和錢剛的報告說得很好,可以收場了。當然,如果這個題目是由程翔來講,應該是好上加好;讓我來講,就是畫蛇添足了。(眾笑)我糊裡糊塗地接受了這個任務,沒有辦法,只好死馬當成活馬來醫啦。

香港新聞界好像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跡象。這是「一國兩制」的內在矛盾,也是基本矛盾。中央希望招攬港人歸心的時候,比較少強調一國,比較能夠容忍兩制的說法;現在情勢轉變,主要強調一國,對兩制的容忍度愈縮愈小。

1980年代第一個派來香港推銷「一國兩制」的,是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暨港澳工委第一把手許家屯,沒想到他在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後逃往美國。許家屯的回憶錄透露,他的前任王匡報喜不報憂,使北京當局不敢信任,因此經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跟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馬臨說項,安排喬宗淮在中大當「訪問學者」,其實是向北京直接彙報的第二條管道。

在《許家屯香港回憶錄》出版以前好多年,也就是1996-97年正當香港準備回歸的時候,有一個公開會議的場合,大家圍繞著新華社副秘書長兼臺灣事務部部長黃文放聊天。有人問他,中文大學有沒有地下黨員?他說不知道。「是不知道,還是不能講?」他苦笑說,地下黨員有什麼好害怕,將來害香港人的不是地下黨員,而是那些急於上北京「擦鞋」的香港人嘛。回想起來,他的話有幾分道理。剛剛在北京開過的兩會,那是假戲,但很多香港人去真做,而且很賣力表演。表演最傑出的,一個是李家傑,一個是譚惠珠(眾笑)。我覺得這個基金會應該成立「最高境界馬屁獎」(眾大笑),候選人必定源源不斷。

當年聊天的時候,黃文放還講了一個有關「五十年不變」的掌故。原來鄧小平要香港左派到北京匯報,左派勢力告訴鄧小平,香港人恐懼回歸,對香港前景很有憂慮。鄧小平說,怕什麼呢?十年不變嘛!十年不變不夠的話,那就三十年不變,五十年不變好了。可見五十年不變是歷史的偶然,是權宜的措施。

很多大人物說,香港的新聞自由好得很,哪有什麼問題?《明報》撤換一位勇猛的總編輯,即使繼任者來自外地,也不瞭解香港,但這是正常的商業決定啊。劉進圖一退下《明報》總編輯就遇刺,他自言沒有財務問題,沒有緋聞,相信是因為新聞工作所引致,但警務頭子第一時間跳出來宣佈,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和新聞自由有關聯。李慧玲常常在廣播節目批評梁振英,被商台炒魷魚,但有人歸因於她跟老闆處不好,而不是商台為了牌照續約向當局低頭。還有,施永青的免費報紙,左派財團抽了廣告,在資本主義社會也是很正常的事呀。

你們說新聞自由倒退,拿出證據來!

好,舉一些大家都耳熟能詳的證據吧。根據巴黎的「無國界記者組織」報告,2002年香港新聞自由在全世界排第18名,現在退到第61名。上網查看一下,2002年是18名,後來是56,34,51 ,58,61,51,48,34 ,54,58,61,上下徘徊,反正從沒進入34名以內,何況現在倒退到61名。你說,唉,這是西方的偏見,別有用心,如何可信?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做了二十年的民意調查,又是一個別有用心的人(眾笑)。他的調查顯示,在97年以前,香港人對於北京政府是充滿疑慮的;但97年回歸到2003年期間,發現中央對香港的政策相當克制而寬鬆,港人對中央的印象愈來愈趨正面,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或「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也逐漸升高。港人對中央的信任度,第一次下降是在03年,第二次下降是08年以後,都跟中央積極介入香港事務有密切關係。現在香港人對中央「不信任」的程度又接近1997年的高潮,而自認是「香港人」的比例愈來愈高,認同「中國人」或「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相對減低。前些時,壟斷香港地產霸權的富二代李家傑,氣急敗壞地在北京的兩會大肆攻擊鍾庭耀,絕不是事出無因的。在座的蘇鑰機(眾笑),在中文大學做了十多年的記者調查,記者們認為香港的新聞自由不斷倒退,也是別有用心之徒?(眾笑)

還有林行止,《信報》的創辦人。為了回應左派對他的惡意攻擊,林行止在去年8月28日寫了一文章,還引述了我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的一段話。我的學術研究喜歡看改朝換代的眾生相,歷史是一面照妖鏡,個人在關鍵時刻怎麼抉擇與變化無不原形畢露。我在文章中分析當年《大公報》王芸生、蕭乾,還有《文匯報》徐鑄成,如何在香港接受地下黨的安排,坐外國船喬裝北上天津,轉去北平去參加新政協。其中,王芸生在國共內戰時對兩邊各打五十板,後來看到國民黨大勢已去,他擔心共產黨不要他這種人,不料毛澤東給他寫一封親筆信,害他興奮得幾個晚上睡不著,趕緊前去「投降」(王芸生自己的話)。他很快就跟上了新形勢,上綱上線,把自己和《大公報》罵得一文不值,晚年又後悔一些違心之論。其他幾位自由報人都有類似的遭遇和扭曲,我浩歎:「這難道是一般自由知識人共同的歸宿?」林行止引述這句話以後說:「筆者可算是個自由知識人,但絕不希望追隨上述諸位報人行徑般無端打倒昨日之我,更不會把所創辦的報紙及同事拖下水!」他說他寧可不寫,也不會糟蹋自己。現在我想把這本不祥的書,送給另外一個別有用心的人。(送給了程翔,眾大笑,掌聲)這些事,這些變化,想起來令人痛心不止。

剛剛夫子(劉銳紹)講過了,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中資已經佔到57%(回歸時只佔20%),所以要撤廣告是很輕而易舉的事。威脅利誘,還有自我檢查,一點一滴,明明擺在眼前。除非是那些「別無用心」的人,都必須承認香港的新聞自由正處於一個分水嶺上。面對山雨欲來風滿樓,怎麼辦?毛主席不是講過: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尊重敵人?我把這個話稍微翻轉一下,長期也許可以悲觀,短期必須樂觀,否則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我不是鼓吹盲目的樂觀。我們樂觀的基礎何在?我認為,香港畢竟是一個開放社會,沒有新聞是壓得下去的。只要有心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提高警覺,爭取充分的、普遍的新聞自由,聚沙成塔,猶如魯迅說的「於無聲處聽驚雷」,必可從各角落匯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劉銳紹跟程翔他們組織了一個獨立評論人協會,這是個非常有意義、有啟發性的開端。萬一主流媒體一家一家被收買,我們還有新媒體。我們不要太天真,以至於把新媒體浪漫化。因為我們固然可以用新媒體,但大公司、中資或對新聞自由有敵意的人,也會用新媒體。然而,兩者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在於有無公信力。

獨立寫作人必須建立社會公信。他們是一個鬆懈的自由人團體,自由人本來就是不受控制的,言論不一定要統一,也不應該統一,但可以和而不同,每篇文章都是經過努力思考、理性分析,擲地有聲,即使讀者不同意某個觀點或論述,也會報以敬意。新媒體需要的資本少,發揮的空間大,只要建立起公信,獨立的意見和自由的報導不但不可能淹沒,而且還會開展一片廣大的天地。我相信,在開放社會,新聞自由不會走到窮途末路。臺灣千辛萬苦爭取到新聞自由,但一些媚俗甚至「染紅」的表現卻令人失望,有心之士也在網上做類似的嘗試,雖然還太早,困難也可能不少,但這條路無論如何是值得一試的。只要整個香港社會有這種共識,一同支援這種獨立、自由的傳媒人,香港的新聞自由是絕對不會沉淪的。

編者注:

【1】《許家屯回憶錄》中,許講到一件「組織原則上很特別的事情」:「諾獎得主楊振寧很為中央器重,他向胡耀邦、趙紫陽反映,香港有些人對新華社分社不滿,楊建議:另設管道。由中央向香港中文大學派個訪問學者,此人可直接向中央反映港人意見。胡耀邦同意,由萬里選了喬宗淮。喬早許三個月赴港。喬來港後,通過中大校長馬臨,認識鍾士元、鄧蓮如、利國偉。許到港接管了喬直通中央的這條線,隨即在馬臨的校長別墅會見鐘士元等三人……從此,可以想像楊振寧和馬臨和中共不尋常的關係…」

【2】梁慕嫻在香港2012年特首選舉期間著有《我與香港地下黨》,推測彼時競選人之一梁振英為地下黨員,引起爭議。

【3】李家傑在今年兩會上批評港大民意研究計畫總監鍾庭耀「經常在關鍵時刻發布對港府或中央不利的民意調查」。他建議香港幾個壟斷地產霸權的家族出資,請中文大學和科技大學做民意調查,和鍾庭耀打擂臺。其言下之意,民意調查的結果彷彿是可以隨著支援調查的機構的指揮棒而改變的。譚惠珠向全國政協委員長張德江報告,港區的政協委員和《明報》合作,宣傳國情,很有效果,但經《明報》否認。譚惠珠當年曾受寵於港英政府,彼一時也,此一時也,乃識時務之「俊傑」。

【4】鍾庭耀負責的香港大學民意調研網站(Public Opinion Programme):http://hkupop.hku.hk/chinese/

【5】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蘇鑰機接受香港電台採訪時表示:「雖然不完全認同李家傑的言論,但他認為民調沒有專利,任何組織都可以做,問題是做出來的調查是否有公信力。」他又指出:「港大每個月均會公佈民調結果,並非是因應某些時候才發表,而鍾庭耀過往亦不時面對批評,相信他不會有太大壓力。」

【6】黃文放(1931——2000),人稱「放叔」,18歲進入香港新華社工作,1992年從台灣事務部長位上退休。其後任時事評論員,對臺灣問題多有自己的見解,在香港左派中也是一個異類。

【7】關於《大公報》王芸生等人,除了《報人報國》一書以外,讀者可以參閱楊奎松:《忍不住的「關懷」:1949年前後的書生與政治》。

【8】李金銓教授的論文《政治經濟學的悖論:中港臺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網址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305010g.htm,或見李金銓:《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