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人與傳媒人如何捍衛香港的新聞自由?

2014-04-06 22:18

? 人氣

剛剛夫子(劉銳紹)講過了,香港的上市公司中,中資已經佔到57%(回歸時只佔20%),所以要撤廣告是很輕而易舉的事。威脅利誘,還有自我檢查,一點一滴,明明擺在眼前。除非是那些「別無用心」的人,都必須承認香港的新聞自由正處於一個分水嶺上。面對山雨欲來風滿樓,怎麼辦?毛主席不是講過:在戰略上要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尊重敵人?我把這個話稍微翻轉一下,長期也許可以悲觀,短期必須樂觀,否則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不是鼓吹盲目的樂觀。我們樂觀的基礎何在?我認為,香港畢竟是一個開放社會,沒有新聞是壓得下去的。只要有心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提高警覺,爭取充分的、普遍的新聞自由,聚沙成塔,猶如魯迅說的「於無聲處聽驚雷」,必可從各角落匯集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例如,劉銳紹跟程翔他們組織了一個獨立評論人協會,這是個非常有意義、有啟發性的開端。萬一主流媒體一家一家被收買,我們還有新媒體。我們不要太天真,以至於把新媒體浪漫化。因為我們固然可以用新媒體,但大公司、中資或對新聞自由有敵意的人,也會用新媒體。然而,兩者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在於有無公信力。

獨立寫作人必須建立社會公信。他們是一個鬆懈的自由人團體,自由人本來就是不受控制的,言論不一定要統一,也不應該統一,但可以和而不同,每篇文章都是經過努力思考、理性分析,擲地有聲,即使讀者不同意某個觀點或論述,也會報以敬意。新媒體需要的資本少,發揮的空間大,只要建立起公信,獨立的意見和自由的報導不但不可能淹沒,而且還會開展一片廣大的天地。我相信,在開放社會,新聞自由不會走到窮途末路。臺灣千辛萬苦爭取到新聞自由,但一些媚俗甚至「染紅」的表現卻令人失望,有心之士也在網上做類似的嘗試,雖然還太早,困難也可能不少,但這條路無論如何是值得一試的。只要整個香港社會有這種共識,一同支援這種獨立、自由的傳媒人,香港的新聞自由是絕對不會沉淪的。

編者注:

【1】《許家屯回憶錄》中,許講到一件「組織原則上很特別的事情」:「諾獎得主楊振寧很為中央器重,他向胡耀邦、趙紫陽反映,香港有些人對新華社分社不滿,楊建議:另設管道。由中央向香港中文大學派個訪問學者,此人可直接向中央反映港人意見。胡耀邦同意,由萬里選了喬宗淮。喬早許三個月赴港。喬來港後,通過中大校長馬臨,認識鍾士元、鄧蓮如、利國偉。許到港接管了喬直通中央的這條線,隨即在馬臨的校長別墅會見鐘士元等三人……從此,可以想像楊振寧和馬臨和中共不尋常的關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