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嘉義農林學校與札幌農業學校─北海道冬季追憶

2014-02-26 07:52

? 人氣

天寒地凍的北國拓荒之地,反而走在教育西潮的最前線,札幌農校不僅是日本國內培育農業人才的搖籃,在日本教育史所佔有重要地位,同時輸出大量畢業生到台灣、朝鮮與滿州等殖民地拓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早期北海道開拓的先驅者是來自日本不同地方的移民,被迫和原鄉的歷史斷絕,他們必須鍛鍊出積極進取、恆久忍耐的開拓精神,才能熬過拓荒初期的種種艱苦和磨難,較能擺脫傳統文化的束縛,以自由開放的態度接受嶄新的生活方式,因此也才有許多札幌農校的畢業生願意到台灣開荒拓殖,並在台形成獨佔農業鰲頭的札幌系統。二十世紀初,改造台灣蔗糖產業有成的新渡戶稻造即出身札農校。

札幌農校的發展與曾任美國麻省農科大學校長的克拉克博士(Dr. Clark, W.S., 1826-1886)擔任校長有關,他是應第一任校長調所廣丈之邀領導札幌農校,制定學校規章與校園規劃,貢獻良多。一八七八年克拉克離開札幌時,勉勵「青年應胸懷大志」(Boys, be ambitious!)。今日北海道著名景點之一的札幌市鐘樓,即由札幌農校的練武場(操場)改建而成,一度敲醒了北海道的近代文明,鐘樓成為札幌農校僅存的遺址,而克拉克的臨別贈言,至今仍為北海道大學的校訓。

從現今人口近180萬的北海道首府札幌,尋找整座城市文明發展的起點,必須憑藉巨大的想像力,將一棟棟摩登的通天高樓,以及整齊劃一的棋盤式街道逐一擦拭,才能彷如美國西部拓荒電影的倒帶,重返那個開拓移民的歷史現場。

我幾年前寒冬的北海道之旅,在雪片飄飛中走進冰天雪地的北海道大學,體驗當年拓荒教育先驅的札幌農校,最終演化為日本帝國大學的軌跡,印象極為深刻。這所大學的校區遼闊,四處可見冬季的枯木林仍伸展著粗獷的枝幹,部分結著薄冰的琴似川,則蜿蜒穿梭其間,充滿自然林野的開放氣息。校區洋式建築群,予人有走進了歐美百年以上歷史大學校園的錯覺,也讓人直覺到它和日治時期建造的台大校園建築,有著堂表兄弟般的親密血緣關係。

當天札幌冬日飽滿的朝陽明亮刺目,卻一點兒也融化不了北海道大學校園滿佈的積雪,趕著上課的學生們,個個像是滑冰場上的新手,半溜半滑,小心翼翼地步步試探,往前邁進,他們如履薄冰的心境,大概近似當年北國的拓荒先驅們。我猜想,這些年輕學子大都是早期開拓者的後裔吧!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