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析:再談天競與人競

2014-01-20 15:52

? 人氣

19世紀中葉之前,日本天皇並無權威,大權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幕府推行閉關鎖國政策,造成社會生產力低下,人民生活困苦。1853年黑船事件和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成為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1867年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勢力積極結盟舉兵,1869年全國統一。明治維新後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統一貨幣,推動工商業的發展,。現在看來,歐美工業革命的天競促使日本的人競(倒幕與明治維新),維新運動又再推進了日本的天競(工業革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戰以後的國際局勢有很大的變化,東西冷戰促成了日本的快速復興與亞洲四小龍的掘起。同一時期內,臺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菲律賓經濟的停滯卻是一個很好的對比。相較之下,當時臺灣是一個專制的政體,而菲律賓則是一個相當民主的政體。對經濟發展而言,難道專制優於民主嗎?

仔細思考後我們得到另外一種答案。東西冷戰時,臺灣與菲律賓都是美國的盟友,美國的技術進步應該給這兩個國家有相同的機會。當時臺灣政府利用美援政策建設自己的優勢產業,拋棄了進口保護主義,採行出口擴張政策。菲律賓則出現了貪腐政府,美援大多進入私人口袋,國內經濟建設完全停滯。1960年臺灣人均所得和菲律賓幾乎一樣;2000年臺灣的人均所得是菲律賓的近10倍。臺灣的人競充份配合了國外天競的引入,菲律賓的人競則正好相反。比較兩個國家的經驗,臺灣所實施的是正效益的人競,而菲律賓所實施的是負效益的人競,和專制或者民主可能沒有太大的關係。

如今,我們曾經引以自豪的經濟奇跡逐漸為國人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官商勾結與貪腐,貧富差異的擴大,政黨惡鬥的亂象和民粹主義的囂張。根據IMF的統計,2000年以後,臺灣的經濟增長率還維持在世界平均水凖之上。但是若和新興市場國家(包括中國大陸)相比,我們的平均增長率已經顯著落後。若和亞洲其他三小龍相較,臺灣的平均增長率不僅落後,人均所得也是最低(2004年起)。落後的原因真是因為上面提到的林林種種嗎?也許這些都只是表像,真正的答案還是在臺灣的人競(制度的落後)妨礙了天競(技術的創新)。

看看近年來高科技與其他各種行業人才的流失,國內投資的不振,其原因就在制度上無法吸引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與企業投資,同時制度的演化也受限於各種保護國內產業的輿論與政策而無法良性發展。用經濟學的邏輯來說,如果無法開源(天競不足),只能在給定的條件下儘量節流,社會逐漸走向均貧的制度(負效益的人競);然而,均貧的結果是最具創造力的生產要素的回報率下降,之後造成人才與資本的外逃,如此一來更是無法開源(天競再不足)。在這種惡性循環下臺灣的希望何在?我會在將來的專欄裡繼續和讀者探討。

*作者為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一教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