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沒有人願意看到勞資雙方兩敗俱傷

2017-01-08 06:10
作者表示沒有人願意看到勞資雙方兩敗俱傷。圖為12月02日拒砍七天假,工人於立法院青島東路側門集結。
作者表示沒有人願意看到勞資雙方兩敗俱傷。圖為12月02日拒砍七天假,工人於立法院青島東路側門集結。

我們認識在麥當勞工作的 Sandra 應該有七八年了。她在麥當勞上的都是早班,我們是麥當勞早餐的常客,所以日子久了便與她熟識;跟 Sandra 熟識後,知道 Sandra 有兩個小孩,因為小孩大了,所以她出來二度就業。

麥當勞(圖/Tri Vu Dao@flickr)
麥當勞(圖/Tri Vu Dao@flickr)

在加拿大的就職人口有絕大多數都是時薪制 (hourly pay,政府有規定最低基本時薪),尤其是零售服務業。以我以前在 Walmart 上班來說,從店員、部門經理到副店長都是時薪制。全職員工 (full time) 就是一週三十五小時,例如、早班從七點到三點 (八小時);中午午餐休息一小時,公司不給薪 (所以不算上班時間),可是一天上班時間裡,公司給員工兩個各十五分鐘的 coffee break,這一共三十分鐘的休息是給薪水的。(所以五天 x 7 個小時 = 35 小時)

雖然都是時薪制,可是沒有因此影響 Walmart 員工的福利;只要是全職員工都可享有完整的福利,包括退休金計劃、drug plan (加拿大看醫生不用錢,可是買藥要錢)、dental plan (基本的牙醫補助;加拿大牙醫沒有健保補助);員工還可以另外支付少許金額幫配偶跟未成年小孩加保 drug plan 跟 dental plan。

在加拿大零售服務業工作,是沒有所謂的週六週日,在七天工作排班表裡、員工就是上班五天休假兩天 (菜鳥有可能會被排成沒有兩天連休,可是這是可以申訴的)。你一定會問說,那誰要上晚班、誰要週末來上班啊?

答案是在一開頭我提到、在麥當勞上班的 Sandra 身上了。

零售餐飲等企業為了滿足幾乎是全年無休、從早到晚的營業時間,所以需要許多人力來填補每一個工作時段;像是 Sandra 一樣的家庭主婦,在小孩出門後,她就開始工作,等到小孩放學,她也剛好下班回家,可以照顧小孩跟家庭,然後呢,年滿十五歲需要零用錢的年輕人剛好就在放學後去上班,這就剛好補上下午跟晚上的時段;同樣地,週末也正是學生年輕人打工賺取零用錢的最好時段,而需要陪小孩的職業婦女們就剛好可以休假在家。

我在 Walmart 上班時,從來沒有所謂加班費的問題,因為公司一直跟員工再三強調要準時打卡下班,因為公司根本不想支付加班費 (打卡跟薪資計算是電腦連線作業的,只要員工超過下班時間打卡,公司就會自動支付加班費,加班費是比較高的)。還有,不同時段的時薪通常是不同的,晚班跟大夜班的時薪是比較高的,所以會有人是自願選擇晚班跟大夜班的。

這只是我個人在 Walmart 的工作經驗,不過一般的零售服務也都是這樣類似的標準,不然它們是無法在加拿大生存的。

20161021-上祚專題配圖-各種不同職業勞工-便利超商店員。(顏麟宇攝)
台灣便利超商店員。(資料照,顏麟宇攝)

我個人覺得這應該就是在加拿大沒有什麼小型的零食服務業最主要原因,因為政府對保障勞工權益的遊戲規則只有大企業可以玩得起。 (相關報導: 風評:台灣經濟奇蹟奠基於勞工黑暗的每一天 企業主能開心嗎? 更多文章

去年,台灣的新政府上路後,有個非常熱門的「七天假」議題;簡單的說,就是原來是以前政府答應給勞工的七天假期,現在不給了。這就像是雜貨店老闆當著你的面秤白糖給你;你要買一斤,他先挖了一大匙進袋子,然後發現挖太多了,於是一點一點地從袋子裡開始挖出來,一共挖出來七次,終於看到秤子顯示「一斤」,這才收手再把白糖包給你。沒錯,老闆給的確實是一斤,沒有短給你,可是你就是他X的不爽、對不對?!

20161206工鬥勞團反砍七天假聚集於立法院青島東路,衝撞抗議砍假案即將通過,民眾投擲煙霧彈。
20161206工鬥勞團反砍七天假聚集於立法院青島東路,衝撞抗議砍假案即將通過,民眾投擲煙霧彈。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張宇韶觀點:民進黨瞻前顧後陷改革困境
胡又天專欄:中原與外域的對比
張輝誠專文:屎尿
觀點投書:從川普、習近平與蔡英文言行前瞻兩岸發展
觀點投書:一個立場反覆的行政院長無法贏得人民的信任
觀點投書:年金改革不談基金管理,你跟我說這樣改會很好?
張憲義:我沒有背叛台灣 我背叛的是郝柏村
英捷專案》蔡總統低調過境休士頓 可望會晤川普團隊成員與美國官員
退休所得偏高、18%不公 銓敘部:這次會有改革
疑不滿洪秀柱「切割」「卸責」詹啟賢請辭國民黨首席副主席
香港議員幕僚嘆「只有反對權」 陳惠敏自嘲:時代力量席次少也是如此
遠征敘利亞任務告一段落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返回俄國
400學生集體腹瀉疑染諾羅病毒 疾管署:恐大規模流行
帝雉號彩繪機無端遭控侵權 華航:深表憤慨
從街頭到議會 黃之鋒:身分轉變會不會忘記初衷,也是挑戰
中國環保部長就大面積霧霾道歉 「冬季污染基本無改善」
核二廠燃料棒護套破損 原能會:輻射參數在安全範圍
台籍漁船遭賴比瑞亞商船追撞 海巡署台東艦持援蒐證
黃之鋒機場險挨揍 林飛帆:抗爭場合沒遇過這麼誇張
北市4國中、400學生集體腹瀉 疾管署研判新型諾羅病毒
詹啟賢想辭副主席?洪秀柱:他是不可或缺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