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法蘭西的反美情結

2019-12-22 07:20

? 人氣

羅斯福對待日本在中國扶持的滿洲國與汪精衛政權,是採取絕對的「不承認主義」,堅定支持蔣中正為中華民國唯一的合法領袖。但是面對德國扶持的維琪政府,羅斯福不只持續外交承認,還派遣李海(William D. Lehay)海軍上將出任大使。因為從羅斯福的角度出發,支持自由法國運動的成效還不如直接策動維琪法國反抗德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直到1942年11月美軍發動「火炬行動」(Operation Torch)登陸法屬北非殖民地之際,艾森豪將軍的副手克拉克(Mark W. Clark)將軍思考的仍是如何爭取法國海軍上將達爾朗倒戈盟軍,而不是承認戴高樂為法國抵抗運動的領導人。若非來自邱吉爾首相的力挺,根本上就不會有自由法國運動在諾曼第登陸後的發展壯大,更是讓戴高樂覺得法蘭西一點都不欠美利堅。

志願替納粹打仗的法國人所在多有,未必都期待來自美國的解放,圖為在東線戰場參戰的第33武裝擲彈兵師。相較於美國宣傳的自由民主,他們更認同泛歐洲民族主義。(作者許劍虹提供)
志願替納粹打仗的法國人所在多有,未必都期待來自美國的解放,圖為在東線戰場參戰的第33武裝擲彈兵師。相較於美國宣傳的自由民主,他們更認同泛歐洲民族主義。(作者許劍虹提供)

是否所有法國人都期待解放?

戴高樂終究還是靠著反納粹運動起家的法國軍事強人,他或許打從心底裡厭惡美國,但卻不會從根本上否定出兵將德軍趕出法國的英美盟軍。至少對諾曼地登陸這場戰役,戴高樂還是相當肯定的。甚至面對大量法國平民在英美的空襲中死亡一事,他仍認為那是有必要的犧牲。但是對於絕大多數的法國人而言,他們真的認為自己需要被盟軍解放嗎?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找到標準答案,因為大多數法國人在德軍佔領下的生活其實還算不錯。雖然高盧人未必喜歡日耳曼人,但日耳曼人與高盧人終究來自歐洲大陸,比起海上來的安格魯-薩克遜人而言還是比較親近。法國人不只沒有被希特勒列入種族清洗的對象,而且他們還有二戰時的德國人一樣痛恨猶太人,維琪政府甚至還積極配合納粹的大屠殺政策。

尤其是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向蘇聯發起進攻之後,居然有13,400名法國極右翼青年受到希特勒反共主義的號召,向納粹黨組織的法國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Legion of French Volunteers Against Bolshevism)投遞履歷,最後有5,800人獲得錄取。深信希特勒是在捍衛歐羅巴傳統價值的他們,踏上了東線戰場的土地,為一統歐洲大陸而奮戰。

以加入過反布爾什維克主義志願軍團的右翼人士為基幹,以推動泛歐洲民族主義為宗旨的納粹黨武裝親衛隊(Waffen SS)又成立了「查理曼大帝」第33武裝擲彈兵師、第8暴風志願旅以及布列塔尼部隊(Bezen Perrot)等武裝,從事反抗共產主義的戰爭。看在這些法國右翼人士眼中,美利堅不只與蘇維埃一樣是「非歐洲」的外來異國產物,而且還是低俗的野蠻人。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