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讓「最後的電塔小學」永難翻身的國策顧問

2019-11-06 06:20

? 人氣

高壓電塔算是惡鄰設施,政大實小在即將能夠遷移校內電塔時,因國策顧問施壓而無法完成。(台電提供).JPG

高壓電塔算是惡鄰設施,政大實小在即將能夠遷移校內電塔時,因國策顧問施壓而無法完成。(台電提供).JPG

原本月底台北市就可成為「無電塔小學」的地方,不過,拜某位總統府國策顧問之賜,以「風水與景觀」理由對台電施壓,讓台電把一個已完成99%的工程停下來,結果就讓政大實小繼續成為「台北市最後的電塔小學」。如此「勇於任事」的國策顧問倒是少見,所以請這名有力人士站出來,接受大家的「表揚」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完工99%因國策顧問施壓而停工

雖然高壓電塔的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仍有相當的「見仁見智」空間,同時對距離多少與影響程度更缺乏共識與標準,但電塔確實是民眾避之唯恐不及的設施─特別是對通過小學的電塔,基於對「未來主人翁」的關切,引發的注意特別多,學校也多會要求遷移。多年下來,那些電塔小學陸續「翻身」不再有電塔,去年南港胡適國小的電塔拆除,媒體教導就稱為「台北市最後一所電塔小學」。

不過,其實他們都錯了,政大實小才是最後的電塔小學,而且在即將「翻身」前,拜這位國策顧問之賜,搞不好變「永世不得翻身」。

這個已經進行十多年的高壓電塔遷移計畫,因為當地民眾有不同意見,確實曾經反覆停工、復工,但最終是要依照原計劃完成;結果在完成99%、下月底就可大功告成之際,當地認為新電塔會影響其「風水與景觀」的指南宮,透過一名國策顧問向台電施壓,台電懼於壓力而停工。

雖然這名國策顧問是透過綠委找來台電董事長後要求其停工,但此計劃反覆經過多名正反兩方立委的關切,最後仍繼續動工且已接近完工,顯然台電並非因立委關切因素停工,而是「國策顧問來頭太大」之故。

施壓關說地方事務的國策顧問少見

傳統上,總統府的資政、國策顧問等較屬於「榮譽職」,找來政界退職大老、或各行業有成就與高聲望者擔任,目的是讓其有對總統提出建言的管道與身份。大部份顧問、資政也多會愛惜羽毛,鮮少聽聞端著國策顧問、資政等身份,「飛入尋常百姓家」到處「反應民意」、喬事、甚至對公家單位關說、施壓;但這位國策顧問顯然是「打破常規、勇於任事」,而且其視野與一般人認為,資政、國策顧問應著眼國家大政,顯然也是大大的不同。

這位能讓台電畏懼、買單的國策顧問到底是何方神聖,台電是低調不透露;不過,當地傳說是小英「身邊的人」,也有說是小英競選隊伍中的重要人物,也有一說此國策顧問與指南宮有相當淵源。為了避免外界隨意猜測「傷及無辜」,這位國策顧問是否該站出來,讓大家仰慕、表揚一番?

如果以公共建設的角度來看,高壓電塔是屬於所謂的「厭惡設施」(或稱鄰避設施),即指具有負外部性效應的公共設施,設施產生的效用為大衆所共享,風險和成本卻由設施附近居民承受;公共建設碰到的大部份抗爭都不脫此軸線。一般解決方式除了事前的溝通、疏解外,還有補償等措施,台電對電廠周圍鄰里的回饋即屬於此。

白紙黑字寫出立委關切影響指南宮景觀要求停工

以這個高壓電塔遷移計劃而言,原有電塔下確實居住的社區與民眾多,甚至還有學校,遷移到人少較偏遠的路線,算是合理的選擇。只是新的路線上,也可能有居民、宮廟等,因此換成這些人抗議、反對了。

但對所謂的抗議、反對,也有合理與否的問題─如指南宮以風水理由反對,則屬於完全無法評估、認定的理由,就讓人很難接受。而在工程馬上要完工時卻突然決定停工,當然是因為受到這位「勇於任事」的國策顧問施壓所致─如果只是因為當地的反對聲音,這些聲音過去就存在,豈有續建到99%的可能?

至於指南宮說此計劃停工「絕非只有一人、一宮反對」、只是「近日台電在未和附近居民溝通下驟然復工搶建,自是引起當地居民強烈不滿,立委再介入協調」,是謙虛、客氣了,因為台電在公聽會報告的「改建大事記」中的最後一項,是白紙黑字清楚的寫「108.10:立法委員關切指南宮景觀,召開協調會,並要求暫緩施工」,之後就停工,那來與指南宮無關?

距離300公尺之遠指南宮仍認為有影響

此外,台電的公文、對外說明都明確指出「指南宮日前以本段線路經過其前方將影響景觀為由,表達異議,希望台電公司暫緩施工。」,「經過台電公司與指南宮溝通說明, 表明本線路並未使用或跨越指南宮土地,且塔頂標高 均低於該宮三座大殿標高,亦未正對大殿,規劃過程已考量降低線路高度維護景觀,與指南宮最近水平距離亦保持300米以上,購地興工過程均經過合法程序,惟仍未獲認同。」

顯然這次停工全然是為指南宮因素,而其根源就是那位「勇於任事」的國策顧問,他讓政大實小永遠是電塔小學。請這位國策顧問站出來,讓外界看看是如何的幫蔡總統的選情加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