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母親共同守護一份愛,因為世上再無第二個他:《黃天鵬傳記》選摘(2)

2019-11-15 05:10

? 人氣

黃天鵬。(作者提供)

黃天鵬。(作者提供)

黃天鵬曾任《申報》編輯、《時事新報》總編輯、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等職。著作多達二十餘本,為中國新聞界著作最豐富之人,對中國近代新聞及學術界影響深遠。抗日戰爭期間,包括國民黨《中央日報》、民營《大公報》及共產黨周恩來主導的《新華日報》等十大報,在蔣介石指示下合組成戰時首都惟一報紙《重慶各報聯合版》,黃天鵬任總經理,在槍林彈雨中負起重責,無懼生死,與彈共眠,獲蔣中正召見嘉勉,葉楚傖封為「筆軍總司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國府遷台實施戒嚴,時任國大代表的黃天鵬不畏強權,與總統府資政張知本、黨政要員鄭彥棻創辦「中國憲法學會」,發行刊物《憲政時代》,鼓吹民主與憲政。1958年蔣中正公開反對修憲,黃天鵬提出聲明,要求持續推動民主憲政,設置研究機構,研究憲政問題。

民國一○六年六月,我回到了家鄉廣東普寧馬柵,這個令父親朝思暮想的家園。我在「育祥里」穿梭踱步、在「升益居」和「觀山樓」佇足凝望、到「議祖祠」和「雲曹祠」祭拜、去祖母家果隴「莊起鳳進士第」祠堂上香,並且和親人帶著鐮刀,一同披荊斬棘上山,去祖父黃毓才墓前,代父親問安。

有關家鄉的一切是一部千年歷史,居民言談思想、飲食起居、生活作息、教育文化等,在在反映出儒、釋、道思想,江山代有才人出,奉行著相同的原則,而父親正是其中一位佼佼者。至此,我才意識到這不僅是個人傳記,而是一個大時代的興衰轉折,如果不能掌握千年傳承、百年動盪,就如同空中閣樓,隨時有傾倒之危。我需要更精確、更細緻的史料,躊躇再三,至八月底,我問了遠在異鄉的佩正哥,能不能讓我獨自查看還未開箱的資料?他同意了。

又是一次震撼!逐一的將密封的信箱袋仔細攤開、慢慢分類,看到父親的家書,母親、綺年姊、壽年兄、洪年兄的信件,內心波濤洶湧,久久不能自己。幾十年來的疑問,在這些文件中,逐漸有了清晰的答案。

根據父親的自述、年譜,逐一比對查證。十二月,我再度回到家鄉祭祖,這次,我住在馬柵。我在祠堂前流連,細細觀看門廊壁肚上每一幅斑駁的字畫,抬頭仰看屋簷上的人物嵌瓷及楹母上彩繪的伏羲八卦……潮州人從生活中習得中國古老智慧,在一片崇洋媚外的浪潮中,仍堅信中國固有的傳統文化足以抗衡西學。

再度走訪祖母家進士第,莊家子孫搖頭說:「歷經幾次大劫後,我們早就沒有了族譜。」取而代之送我一本厚達五百頁的《果隴村志》。讀後大驚,原來這本村志,就是族譜!果隴是全中國最大的莊姓村落,建寨的一點一滴由先人的血汗累積而成,每一次的腥風血雨都視為必然,輕輕地一語帶過:「禮義承先志,詩書訓後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