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光觀點: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重要銀行,如何辨識與差異化監理

2019-10-25 05:50

? 人氣

存錢,鈔票,示意圖。(取自pixabay)
針對危機事後處理的改革方向,各國金融監理當局一致的目標是盡量降低以納稅人的資金填補問題金融機構的損失,近年內部紓困(bailin)獲得越來越多注意,成為清償與紓困之外的另一個選項。(示意圖,取自pixabay)

調整業務結構、重新配置資產負債 降低系統風險

那我們如何辨識系統性重要銀行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先了解系統風險的概念。系統風險所指涉的面向相當廣泛,不易清楚界定。一般而言,系統風險是指金融體系因突發事件,可能導致金融危機致使金融體系崩潰,並對總體經濟會產生重大負面衝擊的風險。影響系統風險的因素可從兩個面向來理解:(1)跨時面向,包括銀行授信順循環現象與槓桿循環等因素,會造成信用與資產價格的擴張與緊縮並加深景氣循環的幅度;(2)跨機構面向,包括金融機構的關聯性,以及大型與高度複雜的金融機構等因素,由於個別金融機構的行為所加諸其他金融機構與金融體系的外部性問題,可能引發整體金融體系的不穩定。而「大到不能倒」與「關聯性太高不能倒」所涉及的問題即是跨機構面向的系統風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那我們如何衡量個別金融機構的系統風險重要性?基本上可大略分為「指標基礎衡量法」與「模型基礎衡量法」。「指標基礎衡量法」透過選定適當的衡量指標,經加權計分後判定個別金融機構系統風險重要性的高低;而「模型基礎衡量法」使用經濟計量模型衡量銀行體系的系統風險,以及個別金融機構對於系統風險的貢獻程度,這兩類方法各有其優缺點。BCBS建議從監理實務的角度採用「指標基礎衡量法」來辨識系統性重要銀行,該方法所選擇的衡量指標著重金融機構倒閉對金融體系的影響程度,亦即違約損失(LGD)的概念。就D-SIBs而言,BCBS建議採用業務規模、關聯性、可替代性/金融基礎設施,與複雜度4項指標進行評估,G-SIBs則加上第5項指標:跨境業務。

FSB自2011年開始發布G-SIBs名單。這些G-SIBs依其系統風險重要性高低分為4個級距(buckets),必須額外計提1%至2.5%的系統風險附加資本,並在系統風險重要性最高分之上增列一空白等級,提供銀行降低其系統風險重要性的誘因。我們好奇的是,這些G-SIBs把名單視為黑名單或是榮譽榜?的確,一開始有些大銀行主管抱怨未上榜有損銀行的顏面。然而比較歷年來G-SIBs名單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入選G-SIBs的系統風險重要性平均級距從2012年的1.79級,逐漸下降到2018年的1.48級;而且列於第4級(系統風險重要性最高)的銀行在2012年有4家,到了2018年只有1家。這顯示,大部分上榜的銀行逐漸透過調整業務結構與重新配置資產負債,降低其系統風險重要性,以減緩更高監理要求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唯一與這趨勢相反的是,中資銀行的上榜家數與系統風險重要性排名不斷上升,反映中資銀行的規模與影響力持續增加,但同時也因系統風險上升必須面臨更高的監理要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