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盛專文:精神與內勢─公平正義在台灣的思索

2019-08-03 05:20

? 人氣

兩位作者提到如果生活水準都已提升,焦慮程度卻不減反增,我們就不能從物質生活缺乏的角度來尋找成因,該把焦點轉到社交生活上。社會生活中,「自我意識過剩」的症狀包含害羞與社交恐懼,他們認為這或許是整體焦慮感上升的重大原因。幸福感與我們對薪資的滿意度,取決於與他人薪資比較的結果,而非薪資是否足以負擔自己所需的物質生活。但社交焦慮的認定,在不同的文化脈絡下,涉及個體對「自我」的表徵差異。過去研究認為相較於西方強調獨立自我觀,並透過社會教化及社會結構所鞏固的「獨立我」系統;在強調社會關係取向的華人社會下,社會規範與人我關係型塑出個體社會行動,以及與自我概念的關連是重要因素。目前台灣研究發現強調社會關係取向的「互依包容的自我」,是傳統社會型塑的自我內涵核心,而華人社會在現今現代化和社會變遷之下,已逐漸發展出兼容並蓄傳統文化自我、西方獨立我的「折衷自我」的現身。折衷自我的概念面對社會財富不均與健康不平等處境,是如何與他人比較,平等主義的訴求是否就足以回應台灣民眾的社會心理狀態,是閱讀此兩本書時,得以深究的議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社交焦慮症對於陌生人、人群感到焦慮,嚴重者會影響生活。(圖/Jenavieve@flickr)
作者指出,兩本書都提到如果生活水準都已提升,焦慮程度卻不減反增,我們就不能從物質生活缺乏的角度來尋找成因,該把焦點轉到社交生活上。(圖/Jenavieve@flickr)

進言之,台灣社會的政治心理藍綠極化,除心理上的情感傷害,社會信任感的失落文化,亦是關鍵。這使人想到精神分析的一則笑話:當某人被鄰居指責弄壞了借來的茶壺時,會先表示我歸還的時候沒有壞,接著又說茶壺本來就壞了,最後則是否認他曾向鄰居借過茶壺。彷彿只要其中任一個藉口被接受,就可以證明他沒做錯。「借來的茶壺」如此前後矛盾的論據,只是為了否認一個事實,我還給你的,是一個破壺。當政治人物老是為自己的信任失格尋找理由,其邏輯與「借來的茶壺」如出一轍。要否認的是,留給台灣的資產是信任文化崩解的事實。

信任不只是個認知議題,是對世界系統的穩定信念,更是一種情緒安定的特徵。從信任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信任的基礎來自於一種個人內在秩序的「民主化」歷程,也就是透過自律的發展而形成信任,並非透過外在他律法則的「殖民化」歷程而形塑。精神分析家弗洛姆(Fromm)曾指出,過去的社會安全而不自由,人們嚮往自由;現代的社會是自由而不安全,人們卻意圖逃離自由,對安全秩序和轉型正義的信任系統已然動搖。置身國際潮流與在地變革中的台灣社會,重建正義社會與信任心理文化,進而創造健康均等的友善環境,是無可迴避的重大議程。

這兩本書在台灣出版的意義,不是序曲與終章,而是間奏篇;不同文化處境下,可以有差異層次的反思閱讀、書寫實踐和倫理行動。此刻,這兩本系列書的中文出版,提供重要的篇章,等待迴響與重新編曲。期待讀者透過反覆思辯,得以充實回應生活挑戰所需的精神內勢資源,更能積極面對外在實質的或潛在的或已然到來的危機。

20190726-《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套書-立體書封。(時代出版提供)
《社會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套書。(時代出版提供)

*作者為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本文為《社會不平等》與《收入不平等》兩書的書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