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夯商業關鍵字:社交裂變 從郭台銘到騰訊都用它擴大影響力

2019-06-10 08:00

? 人氣

新思維二》熱愛推薦的會員超珍貴

用社交成就感,讓他們自發性轉介

裂變也帶來新的會員經營邏輯——那些推薦力最強,能不斷替你帶來新用戶的會員,比起消費最多的黃金VIP,還要更珍貴!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電商營運服務公司心品匯品牌總監江仕超表示,現在,多數企業會不斷開發新品項,讓支持的老用戶一直持續購買,但卻忽略了「會員外部轉介力」的經營,也就是帶動會員的人脈圈,進而為企業帶來新客貢獻,「一個是產品驅動營收成長,一個是會員驅動營收成長,兩者不同。」

最好的裂變方式,就是讓用戶成為會員,再用會員去做裂變。

以生鮮電商愛上新鮮為例,該公司加入獎金誘因,讓忠實老會員推薦某些品類給親朋好友,雙方都能因此能得到折扣,其中一位外部轉介力很強的老會員,平均1個月能帶來100多位新客人,該品牌甚至特別頒獎表揚這位老會員。

要讓會員為你搖旗吶喊,陸子鈞指出,誘因不只是金錢上的回饋,還包含社交參與感、成就感、個人形象塑造等。

例如,郭台銘的Line@帳號,第一則訊息就是叫粉絲推薦帳號,「跟首富當朋友」的成就感、參與感,讓他的帳號在Line社群快速擴散,3天內就突破15萬粉絲!

新思維三》供應鏈也要跟著裂變

商品反饋力即時,用創新小組織應戰

裂變,建築在人跟人之間的緊密關係上,連結速度會很快。

「裂變的好處是,產品的反饋力很即時。」張鈞成舉例,福貓曾與一家肉乾廠商合作,賣大包裝500元的商品,廠商的想法是,大包裝價格更低,消費者更願意購買,後來許多消費者跟團媽(編按:指團購媽媽)反應「很好吃,但太大包了」,建議廠商可以做小包裝,他聽從建議改做200元小包裝後,營業額反而成長3倍。

反之,若企業無法回應這樣的反饋,就可能被洗牌。

王朱岑指出,社交裂變可能會徹底癱瘓過去20年企業所熟悉的供應鏈管理邏輯。

他解釋,過去,廠商跟供應鏈之間,是買賣關係,建立供應鏈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但這會跟不上裂變帶來的需求。未來,廠商勢必得改建生態圈,說服與找到有能力的人合作,才可能滿足客戶。

他舉例,王力跟TST合作咖啡膠囊,從產品展示時,林瑞陽就派30個代理會員來試喝,每人2支手機,直接直播,一下子就裂變出1萬5千人的社交圈,整個案子從接觸到賣出5萬台,僅花了4個月,王力若利用現有供應鏈根本來不及,自己的專長是做咖啡機,膠囊則必須找其他企業共同研發。

自此,他讓組織開始裂變,改以小組織作戰,王力設立「新零售項目組」,分成40個小組,無論公司內外部人員,都可以提出創新。過去,他重視營收與獲利成長,現在他更重視,做出的項目,是否是以創新模式獲利。

裂變這堂課,告訴我們的是:當商業發展到了極致,我們現在得回過頭,好好鑽研「人的通路」。

「大部分老闆都小看人際關係的威力。」張鈞成觀察,商業交易的演進,從街頭叫賣、看電視廣告購買、手機上消費,到現在,大家透過社交圈、朋友圈,就可以做生意,掌握社交裂變,企業經營會「越來越細微,越來越貼近家人朋友!」

不過,億邦動力首席課程設計師于航宇提醒,能在社群上快速裂變的產品或服務,通常得具備以下2種特性:高毛利,以便精算讓利成本;高複購率,讓用戶願意不斷分享,例如咖啡、零食或其他快銷品。

但,這代表其他業態就沒辦法做了嗎?不見得。張鈞成認為,裂變說穿了,就是要把「沒有在這圈子裡的人抓進來」,不管你的商品是什麼,一定可以設計某種誘因、機制,讓正在使用你產品的用戶,去影響他的朋友圈,不斷滾出新用戶。

當商業演進回歸到本質,「人」成為最強的通路,你還在花錢買流量、買廣告、擴通路?也許,競爭者就在下一個你看不見的戰場,把用戶的朋友圈變金礦,構築起另一個競爭堡壘。

作者/蘇宇庭、曾如瑩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商業周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