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專欄:華為禁令比貿易戰恐怖的原因

2019-06-05 06:20

? 人氣

全球行動裝置的作業系統就是蘋果的iOS與谷歌的安卓,曾經出現過的微軟、諾基亞、黑莓的作業系統算是消失了。蘋果的系統是封閉型、全屬蘋果所有,但安卓則是開放性系統、授權給所有想使用的手機廠商使用;這種情況類似當年的PC時代,蘋果的麥金塔系統是「硬體綁軟體」、外人完全不能使用,微軟的作業程式WIN系統則可授權給想用的電腦廠商使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安卓系統比蘋果iOS晚推出但市占率已達85%左右,遠遠勝過蘋果,情況類似當年PC時代,微軟大勝蘋果一樣;而勝利方靠的是全球所有相關業者一起力拱。過去沒有任何人認為安卓會「斷貨」─而且是基於政治因素;但有了華為禁令案例後,稍有規模的經濟體都要想想:如果、萬一、怎麼辦?是否該搞一套自己的供應鏈系統、軟體、作業系統、甚至整個「生態系」?

華為說已在發展一個叫「鴻蒙」的作業系統作為備胎,因此必要時可用以取代安卓;外界則質疑鴻蒙無法取代安卓系統,這種看法與論述方式完全錯誤。

最壞情況中國足以支撐自有的作業系統

鴻蒙當然不能取代安卓,但它原來就不是為了取代安卓而生,而是為了企業(甚至國家)戰略而生。如果美國繼續執行甚至強化華為禁令,兩國翻臉,鴻蒙就非上陣不可。

中國14億人口,網路人口超過8億,其中98.3%網路用戶會用手機上網,智慧手機年銷售大概在4.5億支左右。所有這些數字都是全球之冠,這代表的只要有中國政府強力支持,即使無力拓展海外市場,但單是中國市場就養得活鴻蒙這個自有品牌作業系統,也發展得出自己的生態系,避免再被國外捏住七寸。

最諷刺的是,由於過去谷歌的服務(信箱、地圖、影視、雲端等主要服務)在中國被禁,因此當谷歌宣布不再支援華為時,外界都說相關的這些谷歌服務因未在中國使用,所以對中國消費者影響極小,主要影響在海外使用者。結果華為禁令反而在某個角度上印證北京政府「高瞻遠矚」,早早禁掉谷歌服務才不受挾持與影響;早知今日,當年連安卓系統都禁豈不無今日之患?經過華為禁令後,未來不論發展如何,北京勢必要思考發展自有體系。

中國祭不可靠實體清單,台灣勿選邊

中國政府31日傍晚宣布,將對不遵守市場規則、背離契約精神,出於非商業原因對中國企業實施封鎖或斷供,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的外國企業組織或個人,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谷歌應該要警覺了,依照「不可靠實體清單」作法,谷歌對華為斷貨,中國可直接宣布禁用谷歌,把安卓系統從中國市場掃出去。不要認為不可能,殺紅眼就會如此作;也不要認為對谷歌「無害」,不可能無害,單是安卓系統丟掉半壁江山就是大事,還多個競爭者。

而其它供應鏈的各種零組件,中國不會走上「完全自給自足」,因為那太笨、不符合效益、也作不到、更形同鎖國,但重要、關鍵者(如半導體)會儘量自己捏在手上,「紅色供應鏈」會比過去更完整。事實上,華為禁令之後,許多美國大企業都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供應鏈上的「中國風險」,與此同時也擔心中國方面的報復,因為北京也有了「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反擊武器,這種狀況當然嚴重影響並傷害全球供應鏈體系。

台灣最好能不選邊,因為不論如何選,都有風險與經濟淨損!而一旦走上這條路,經濟效益的淨損會讓大部份人都成為輸家。

本篇文章共 6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58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紹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