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龍的貨幣:《錢的歷史》選摘 (2)

2016-05-30 05:20

? 人氣

古代從以物易物發展成金錢交易,一路演變成今日的貨幣型態。(美聯社)

古代從以物易物發展成金錢交易,一路演變成今日的貨幣型態。(美聯社)

蔡倫是中國漢朝漢和帝宮廷的宦官頭頭

西元一○五年,他向皇帝報告他的發現,但他可能不知道這將永遠改變金錢,以及政府如何制訂貨幣政策。蔡倫取下桑樹樹皮、剝出纖維,搗碎製成一張平坦的紙:他發明了紙。不過歷史學者另有一說,認為紙早在西元前二世紀即已發明,用來包貴重的青銅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人往後數百年利用藤、檀香木、竹,甚至海藻的纖維改進造紙術。據說他們也發明墨水,製墨成為非常有名氣的手藝,許多藝術家、學者和政治人物都雅好此道。甚且,中國人又發明雕板印刷和活字排版術。

製造紙鈔的元素全都具備了,但是紙鈔問世之前,中國普遍流通的是青銅幣。西元七世紀初,唐朝取代國祚甚短的隋朝,以紐約大都會藝術館的說法,它是中世紀世界最偉大的帝國之一。

唐朝國祚綿延九世紀,局勢相當穩定、文風很盛,遠自波斯都有使節來朝覲,中亞的音樂家也來到中國。事實上唐朝把音樂分為十類,其中就有外國元素。它也是商業和創新活絡的環境。商人力圖服務顧客。商店備辦各種珍品迎客,又像銀行一般出租保管箱,還發行有實物支持的書面字據或收條。這些字據功能有若金錢,因為可以交易。

也有茶商希望跨地區溝通和匯送獲利,遂採用字據,就不用攜帶笨重的青銅幣。

政府官員也想方設法讓收稅更方便,他們需要稅收以支應軍事征伐,對付西域的突厥游牧民族和東方的高麗人。國家也創造稱為「飛錢」的字據,來降低在京城和邊陲省分之間長途運送硬幣的需要。

飛錢可以兌換青銅幣,用在地方和中央政府之間的交易,以及商人彼此之間的交割。國家立刻發覺需要管理這些字據。西元八一一年禁止民間發行飛錢,並訂定嚴格措施以保護國家權力。

某些字據上還印上偽製者的刑責:「違者立斬,檢舉可領銀賞。」

這些紙鈔用在特定交易,並不像一般用途的通貨流通,可是紙鈔的確非常方便。後來的宋朝(西元九六○年至一二七九年)被譽為第一個實施紙鈔制度的先驅。西元九七○年,它設立專責單位發行鈔券。

這些鈔券盛行起來,部分原因是硬幣短缺。據估計北宋一朝從九六○年至一一二七年,總共鑄造兩千六百多億枚硬幣,但還不足以支應商人大增及軍隊的需求。

這個錢幣荒迫使國家考量其他辦法,在華西的四川找到一個辦法。四川因為缺少製作青銅幣所需的銅礦及其他金屬,它的硬幣由鐵鑄成。四川也和敵國接壤,北宋希望降低有價值的青銅幣流入敵國。

鐵幣留在銀行存戶裡,客人拿到字據,可以用來交易。同時,四川長期以來以大麻製紙很有名,朝廷用它來頒布旨令。

離發行紙鈔只差一小步,而後朝廷果真在西元一○○○年左右推出紙鈔。起先,朝廷容忍破碎的貨幣制度,允許十六家銀行發行紙鈔。但是一○二三年,朝廷取消這一特許,因為它發現老百姓搞不清那些票券是由那一家票號發行的。當然,朝廷若是唯一的發行者,權力會很強大。於是朝廷成立專責單位,承擔起紙鈔的全部印製工作。這些紙鈔名叫「交子」,後來改為「錢引」,先後以鐵和銀作為支撐。起先,朝廷知所節制,訂定每年可印行紙鈔的數量。定量的目的在於穩定貨幣的價值、抑制政府的開銷,以及防止通貨膨脹,但限制不久就被拋到九霄雲外。朝廷在一○七二年把定額提高五○%,但日後這個定額又再提高。每一次提高發行額都證明各州、道政府的貨幣權力相當大,以及朝廷無法控制超額發行。南宋(一一二七年至一二七九年)設法整合完成這一貨幣權力,但是由於戰敗,北方領土割讓給金國,起先南宋的貨幣制度也分割為四個區域,流通不同的貨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