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儀解禁恐造成「標籤化」教團:學校應特別關注經濟弱勢學生

2016-05-29 17:51
教育部宣布服儀解禁,但也有人擔心會造成學生被「標籤化」(取自網路)
教育部宣布服儀解禁,但也有人擔心會造成學生被「標籤化」(取自網路)

教育部日前公告,學校勿以學生服儀為處罰依據。教團今天表示支持,認為歐美放寬服儀也未造成學習力低落,至於標籤化問題,應視為教育議題教學生面對和尊重;學校討論制服議題時,要特別關注經濟弱勢學生

教育部於5月20日公告《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修正規定,增列「學校不得將學生服裝儀容規定作為處罰依據」原則,學校不得以服儀不整為由記過,學校還是可管服儀,但應透過公聽會、投票等民主形式訂定規範。

對於服儀解禁,全國家長團體聯盟榮譽理事長吳福濱表示,家長擔心的事當然很多,但歐美放寬服儀也未造成學習力低落,即使放寬服儀會有陣痛適應期,但這個方向是對的,只是要縮短陣痛適應期需要智慧。

吳福濱指出,應讓學校自主規劃服儀內容,以民主方式,讓師生、家長一起討論和制定配套,假如規定穿校服,少數學生不想穿也不應被記過,只是比較擔心服儀解禁會產生標籤化問題,提醒學校討論制服議題時,要特別關注經濟弱勢學生。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表示,教育部鬆綁服儀,是希望學校不要把力氣花在小事上,應該更關注教育內容,不要針對學生的服儀進行處罰;學校師長或教官應該認得學生,若只用制服來識別學生,假如有人偷穿制服,就可能混進學校,這樣反而危險,人與人的維繫不能只靠外在制服。 (相關報導: 服儀真的解禁了?教育部:學校應用口頭勸導取代記過處罰 更多文章

至於制服解禁,外界憂心標籤化問題,馮喬蘭認為,不應用形式化去逃避貧富差距等問題,到了大學一樣穿便服,且在學校內比起貧富差距,成績差距更嚴重,學校應該將此當成教育議題,告訴學生如何正向看待和面對分類或階級差異,學會尊重和避免歧視他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作者喝杯咖啡支持他

請他喝杯咖啡
更多文章
100公里死亡公路沿線沒有半間醫院 排灣族醫師募款救命
創紀錄!2016年美國鯊魚襲擊案件增加
服儀真的解禁了?教育部:學校應用口頭勸導取代記過處罰
北市公宅誰能住?社會局推動評點制度:獨居老人、身障者優先
迎戰迪士尼》萬達旅遊文化城 中國首富王健林5年要蓋15座
「當看見陽光時,我知道我活下來了」一個地中海難民獲救幸運兒的自述
茲卡病毒疫情高燒不退 世界衛生組織:8月里約奧運不必延期、不必取消
使用手機可能引發腦部、心臟腫瘤?美國新研究引發爭議
挖空山腹藏戰機!佳山計畫:遠東最大地下空軍基地
擔憂心肌梗塞、腦中風?日本上網就可以預測未來10年風險
蔡總統期勉空軍:像太陽神一樣守護土地,不讓別人在領空耀武揚威
失業男子持刀強闖總統府「陳情」憲兵制伏送警
蔡英文慰勞花蓮官兵:國軍要全力以赴「做台灣人民的靠山」
視導空軍花蓮、佳山基地 蔡英文承諾兩大改革:提升國軍尊嚴、吸引青年從軍
晴天霹靂!罕見閃電襲擊歐洲 1死40餘傷
皇家締造隊史最大逆轉 王建民飆本季最快伸卡奪第3勝
動物園悲劇》4歲男童闖入獸欄 園方被迫射殺大猩猩
該怎麼挑另一半的生日禮物?男女心態大不同,送這個,男人就滿意了!
當狗狗願意在你面前做出這個動作,表示牠真的很信任你!
花蓮市長田智宣辭世 民進黨哀慟:人民是他一生的信念
蔡英文總統來不及見最後一面 花蓮市長田智宣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