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伊朗手中的濃縮鈾與可能的核武計畫,以色列上週對伊朗發動了突襲與斬首攻勢,此後雙方一直也在互相發動飛彈和無人機攻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雖然一開始想要和平解決,但這兩天他的態度轉趨強硬,放話威脅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我知道你躲在哪」、甚至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不過哈米尼已經悍然拒絕美國的投降要求,美軍是否參戰、是否動用「碉堡剋星」炸毀伊朗身藏地底的離心機等核設施成為以伊戰爭的轉折關鍵,《Politico》為此聯繫了多位專家,請他們思考如果美國襲擊伊朗,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一、加深伊朗獲取核武的決心
瑞安·克羅克(Ryan Crocker)/蘭德公司外交與安全領域主席,曾先後擔任美國駐阿富汗、伊拉克、巴基斯坦、敘利亞、科威特和黎巴嫩等六國大使
如果美國直接發動攻擊,伊朗將面臨兩大選擇:(1)重返談判,並準備保留任何鈾濃縮能力;(2)進行報復。報復措施可能包括封鎖荷莫茲海峽、襲擊阿拉伯海灣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或直接或透過在中東各地的代理人民兵攻擊美國軍事和外交目標。雖然伊朗對以色列造成傷害的能力正逐漸減弱,但他們確實保留了實施此類行動的能力。
不過伊朗的報復行動也將招來美國的大規模反擊。然而,僅靠空中力量不太可能消除伊朗製造核武的能力,而且無論是以色列或美國都無法消滅所有伊朗的核子科學家。終結伊朗的核武能力只有透過一項可驗證的放棄核濃縮協議才能實現,或許美軍能夠說服伊朗同意此類限制,否則衝突將會擴大,甚至加深伊朗不惜一切代價取得核武的決心。
二、重要的是炸哪個目標
丹尼斯·羅斯(Dennis Ross)/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威廉‧戴維森傑出研究員,曾任美國中東問題特使
如果美國轟炸伊朗會發生什麼事,這個問題表面上看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可能並非如此:重要的是目標以及它如何被公開表達。假設川普宣布,為了確保伊朗沒有核選項,我們決定轟炸福爾多。這是一個建在山上的鈾濃縮設施。由於以色列沒有像大型鑽地炸彈那樣的核彈,也沒有可以攜帶它的飛機,因此只有美國才能從空中摧毀它。伊朗保留福爾多鈾濃縮設施,就等於保留了其核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無疑等於保留了發展核武的選項。
如果川普表示,我們的打擊只是為了避免伊朗取得核武的門檻、不會打擊其他目標,那麼戰爭或許能夠被遏制。然而,如果美國決定進行更大規模的轟炸,甚至想要實現政權更替,伊朗領導人可能會覺得他們沒什麼好失去的,最好的應對就是讓我們付出沉重代價。在這種情況下,可能就會看到伊朗攻擊美國在中東盟友的石油設施,甚至封鎖荷莫茲海峽——這將大幅推高油價,這正是川普政府不希望看到的。
(相關報導:
美軍攻擊伊朗計劃,川普點頭了!就差最高統帥下達命令開打,美伊大戰風雨欲來
|
更多文章
)
他們也將在國際上攻擊美國的軟目標。哈米尼現在的本能是避免採取這種行動,因為這可能引發與美國的戰爭,他傳統上認為這會威脅到伊朗政權的生存。但如果川普正在考慮對伊朗進行更廣泛、更廣泛的打擊,他和他的盟友就需要思考伊朗有哪些可以給我們製造痛苦的選項,並且據此來部署我們的軍隊。
三、發動戰爭比結束戰爭容易得多
伊恩·布雷默 (Ian Bremmer) /歐亞集團的總裁兼創辦人。
到目前為止,伊朗領導人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克制。他們只專注於反擊以色列(而他們在這方面能力不足),沒有採取任何措施來擾亂荷莫茲海峽的油輪運輸、襲擊海灣地區的能源基礎設施、或對中東美軍發動攻擊。
如果美國直接介入戰爭,情況會改變嗎?如果只是摧毀福爾多,我懷疑不會。畢竟,美國和以色列仍然有能力對伊朗發動斬首行動,而且會將此作為備用。但這意味著伊朗領導階層仍保持協調一致,並非出於絕望而採取行動。如果伊朗軍事領導層內部的叛徒決定自行其是,情況會如何?這很容易導致局勢升級。或者,如果最高領導人覺得自己對軍隊的控制力正在減弱?又或者,即使以色列對福爾多事件後的情況並不滿意,並想開始攻擊伊朗領導階層,情況又會如何?
四、轟炸福爾多不會是這場衝突的最後一擊
雷‧塔基(Ray Takeyh)/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
過去一周,以色列對伊朗核計畫造成了重創。唯一超出以色列軍事能力的核設施是福爾多核電廠,它深藏在庫姆(Qum)城外的一座山裡。只有擁有先進戰機和專用彈藥的美國才能摧毀這座核設施。川普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捲入另一場中東衝突」與「解除伊朗武裝」之間找到平衡。他的選擇很可能決定未來一段時間的美伊關係走向。
如果美國介入以色列正在進行的軍事行動,這將證實哈米尼的懷疑:華府才是以色列近期行動的始作俑者。哈米尼政權目前無力作出有效反擊,而其軍事領導層已經遭到重創、防空系統遭到破壞,連哈米尼都要暫避風頭。在伊朗無力承擔擴大衝突區域的風險之際,任何針對美國軍隊或船隻的行動都可能引發毀滅性的報復。
不過一旦塵埃落定,伊朗將訴諸多年來最有效的策略:恐怖主義和不對稱衝突。美國大使館、遊客和軍事基地可能成為伊朗戰爭代理人的目標,而德黑蘭則會聲稱對此一無所知。屆時川普將被迫回應,否則就會面臨不作為的政治後果。這可能會開啟一個打擊與反擊的循環。川普政府需要瞭解的重點是,轟炸福爾多不會是這場衝突的最後一擊。這一切並非意味著它不該發動攻擊,而是它應該睜大眼睛去行動。
五、美國會對伊朗發動全面攻勢
羅伯特·帕普(Robert Pape)/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
我預計福爾多的核子處理設施將立即遭到打擊,不僅是在第一天,甚至在美國空襲的第一個小時就會遭到打擊。納坦茲很可能也會同時遭到攻擊。這是最關鍵的目標。如果不對這些核設施進行重創,美國的任何空襲都毫無意義。
我們也不應該對「意外」感到驚訝。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遭到攻擊的目標範圍遠不止與伊朗核計畫相關的範圍。美國知道,伊朗很可能迅速對美軍基地做出回應,因為這些基地距離任何飛彈發射地點只有幾十分鐘的路程。為了限制這些以及其他軍事反應,美國有很強的動機對伊朗所有領導層、全國所有通訊線路(甚至是民用線路)以及伊朗的飛彈和軍事基地進行攻擊——一舉完成。
(相關報導:
美軍攻擊伊朗計劃,川普點頭了!就差最高統帥下達命令開打,美伊大戰風雨欲來
|
更多文章
)
另一個令人意外的可能是,美軍試圖在福爾多和納坦茲部署突擊隊,進行攻擊後偵察,並可能投放彈藥封鎖地下礦井入口。這將是一項高風險的任務,不過整個行動都是如此。
六、以伊衝突沒有軍事解決方案
羅賓・萊特(Robin Wright)/外交事務分析家
歸根究底,以伊衝突無法透過軍事手段解決。每場衝突都需要某種外交手段來解決最初的爆發點,以期取得持久的成果,以防止新的敵對行動。無論美國是否採取軍事行動,華府都是唯一有能力促成協議,化解以色列和伊朗之間衝突的一方。幾十年來,這兩個國家一直在進行影子戰爭,如今卻已演變為相互直接攻擊,因此,無論在軍事上或外交上,美國現在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一個揮之不去的危險是,美國和以色列都沒有具體說明他們對伊朗的長期意圖——停火後的最終結果是什麼。川普呼籲「無條件投降」。這是否意味著徹底放棄核子計畫和彈道飛彈?或者川普在談論某種形式的政治投降?在對伊朗發動空襲的當天,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公開表示,以色列已經為伊朗人民反抗德黑蘭神權統治掃清了道路,似乎推翻哈米尼政權也是以色列的目標之一。
據報導,川普與納坦雅胡還討論了是否要暗殺哈米尼,川普則否決了這項計劃,不過他也在18日指出,當前的戰爭確實可能導致伊朗神權政治垮台。
毫無疑問,伊朗將在這場戰爭中變得弱小得多,但它的面積仍是德州的兩倍多——相比之下,加薩走廊的面積相當於大費城地區。經過20個月的戰爭,以色列仍在那裡作戰。伊朗的面積也是阿富汗的兩倍,而美國在那裡進行了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戰爭。伊朗的面積是伊拉克的三倍,美國在那裡進行了長達八年的戰爭,這場戰爭意外地催生了ISIS——一個迫使美國重新介入伊拉克的極端主義運動。目前,美國仍在那裡駐紮軍隊。在華盛頓未來幾小時、幾天甚至幾週的行動中,應該參考許多近期的先例和教訓。
七、德黑蘭最終將選擇外交道路
阿拉什·阿齊茲(Arash Azizi)/《大西洋月刊》的特約撰稿人
無論美國是否轟炸伊朗,我認為德黑蘭最終都會選擇外交途徑和達成協議。這既符合該政權想要自保的理由,也符合伊朗民眾的普遍情緒;不過也不能排除伊朗堅持更長時間的可能性,德黑蘭希望藉此耗盡川普和以色列的精力。它可能會退出《核不擴散條約》,並開始進行核子試驗。這將是一條危險的道路,尤其是如果它最終促使川普更果斷地介入中東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