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龍應台:「傾聽」是兩岸三地的必做功課

2016-04-26 20:10

? 人氣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接受BBC專訪時表示,兩岸過去都被既有成見所蒙蔽,因此對對方的了解都極為片面,不能互相傾聽彼此心聲。(BBC中文網)

台灣作家龍應台在接受BBC專訪時表示,兩岸過去都被既有成見所蒙蔽,因此對對方的了解都極為片面,不能互相傾聽彼此心聲。(BBC中文網)

台灣作家、前文化部長龍應台發表新書《傾聽》,並接受BBC中文網專訪。她認為,兩岸此時要走入互相「傾聽」新格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本書,集結了過去龍應台20多年的講稿以及跟兩岸三地青年人的接觸。在其中,龍應台對大陸崛起印象深刻,但對兩岸三地至今沒有放下既有成見,相互了解對方,則多有感觸。

龍應台認為,台灣跟大陸都有本質上「政治的孤立」,進而影響到人民對外界事物的看法。以台灣來說,歷經了38年的戒嚴,在那時成長的台灣人失去了許多跟外界,甚至是國際接觸的機會。

而當中,台灣又經歷了退出聯合國,以至於在國際上能見度更弱勢。加上當時的政治環境,國民黨獨裁下,導致台灣人都在「看不見的牆」中成長。對於中國大陸的認識,多半是早期的反共教育為主,夾雜恩怨情仇。

而現在,龍應台認為台灣對於中國大陸的成長還有些錯誤估計,「中國對全球來說都很重要,但我們受限於過去歷史捆綁,很難有台灣人單純地把了解中國當作是了解世界的第一課」。

龍應台認為,台灣這一代的年輕人有必要跳出過去的歷史中,「用最寬闊的心胸,最單純的眼光」,先去了解現在的中國。

中國也要放下成見


龍應台在演講中表示,國家由上而下的歷史記憶,常常不能反映完全的真實。兩岸的人應要有「自覺的劍」,不然只是在兩種假像中爭吵。

綜觀過去20多年龍應台在兩岸三地的演講經驗,龍應台認為中國聽眾的求知慾令她印象深刻「不光是對台灣,還有對全球社會,環境議題等,很多人都一直自我學習」。

但龍應台也認為,這只是她過去對大陸聽眾的觀察。畢竟中國幅員遼闊,網上的激進人士也多,但她想對中國大陸青年人說:「不要否認你們心中也種下了許多歷史糾結,包括對台灣,甚至中日關係的成見」。大陸年輕人也同時要設法解除過去政府教育下所刻意加注的「成見」。

而他的新書,之所以取名「傾聽」,目的也在認為,兩岸三地的人如果都能放下既有成見,相互「傾聽」,就是最好的功課。

龍應台演講時觀察,大陸人對台灣的興趣遠大於台灣想要了解大陸,她反而認為台灣要更加注意「一個大國如果愚蠢,它還可以承擔,但一個弱小國如果短視,是承擔不起的」,台灣是「無法承擔不真正了解中國的後果」。

與「有機體」中國相處

對於即將上任的民進黨政府,如何要與中國大陸相處,龍應台不太擔心。「完全執政下,他們會非常小心,我也相信他們會盡一切力量負責」。龍應台以前會擔心民進黨,是因為當時他們常關起門,「不關心不了解就沒事」。

但龍應台仍認為,民進黨仍有大量了解中國的功課要做,「人家不會等你凖備好了才來對付你」。未來民進黨的兩岸決策「一定每個都是牽一發動全身」。

BBC記者問到,但中國大陸現在的態度是口喊「一中政策」跟「九二共識」才能與民進黨交流,這樣算是傾聽嗎?龍應台則回答「沒有那麼簡單」。

話鋒一轉,龍應台直接說:「中國大陸不是個固體,它是非常複雜的有機體,它一直在不斷變化,各種因素在影響它」,新上任的政府,要對這個龐大的有機體做出非常深刻的了解,才會知道如何應對。民進黨如果了解不深「就會很慘」,她說。

之前龍應台曾對其他媒體表示,民進黨的全面執政,就如同一位青少年突然要轉大人,要全面負責。BBC記者問,如果民進黨還是個要轉大人的青少年,那國民黨是在哪個階段?

龍應台則笑著響應「國民黨不是長不長大了,它是自己沒有辦法處理自己的敗壞,自己本身反省就不夠」。

跳脫兩岸媒體遮蔽

龍應台表示,生活在大陸的人們,最能了解台灣的管道就是官方電視台,從央視到各地電視台,都在播送台灣的新聞。但有時,大陸官方只想要刻意呈現混亂,或是政客吵鬧的畫面,營造「台灣就是亂」的氛圍。

但是當大陸人前來台灣旅遊時,卻發現台灣的社會秩序比想像中穩定太多。在選舉完的隔天,立刻放下昨日的激情,重回往日的步調。穩重而且井然有序地人民生活姿態,是大陸人民在當地媒體看不到的,也是大陸人應該學習的。


龍應台的新書台灣上市後,香港也預計在7月發行,但至於中國大陸版仍是在洽談中,她只表示,「希望愈快愈好」

可是對台灣媒體,龍應台也認為「如果你認為台灣媒體給的信息就是全面的話,那也可以去跳海了」,台灣媒體的信息遮蔽也很大,對於世界上發生的事,還有國際社會的脈絡,還有對中國信息的片面,也是要負起責任。

「所以台灣人對大陸的了解,多半還是粗暴、粗野」,但其實過去十幾年,大陸對於脫貧,解決農村問題跟城市發展,其實台灣社會都無法有效了解,「這是很可惜的事」。

而對於香港,龍應台表示,他在香港生活了9年,最近的3年內香港的政治環境有很大的變遷。但香港跟台灣有法律上地位的不同,香港人也有其歷史背景,「就好像十幾年前,台灣對統獨意識也有很水火不容的時刻」,香港現在對大陸也在經歷這樣的階段。

台灣跟香港雖然表面上近幾年有對民主自由上有更多爭取,甚至有街頭運動。但她認為,「香港本質結構還是跟台灣差很多,同一個方法在台灣或許可行,但能適用在香港嗎?我認為不見得」。

卸下官職「更開闊」

自從2014年12月卸下台灣文化部部長的職務後,龍應台有了更多時間去做以前不能做的事,也有更多的時間整理過去的點滴。

她對BBC記者表示「過去我在當官時,跟別人吃飯我都不會去想對方在說什麼,我腦子是在想我要處理的國事」。她坦承那時每天都在「戰場」中,巨大的壓力下,也讓她常鐵青著臉。

回歸文化界後,龍應台也常常享受運動、看電影,還可以養貓逛花市,甚至每周都有時間回鄉下陪媽媽。

在接受出版社出書邀請後,龍應台也在慢慢整理過去20、30年的檔案中,發現不只台灣,兩岸三地都到了時代轉變的關口。「民進黨的掌權絕對是新時代的開啟,也是兩岸關係的新關口,在這個時候出新書,是在最對的時刻,說我最想說的話」。

再談到民進黨,龍應台說,現在他們責任真的很大,「整個家突然變成你說了算,從最老到最小,整個大家族都靠你了」。不只要抗家計,「對面還有個鄰居隨時要放狗咬你」,她笑說。

香港大陸都能分享

而新書的香港版權也已經談妥,香港版希望在7月的香港書展前能順利面世,但是大陸版目前仍是「遙遙無期」,她希望愈快愈好。

BBC記者問,如果大陸官方希望刪減他們不喜歡的字句,是否會妥協時。龍應台認為要看情形,「我當然是有底線的,如果傷到這書的神經,我就不出了。但我很希望大陸民眾可以看到」。

龍應台最後表示,中國身為大國,更要懂得傾聽的藝術。「大國不是比人口多,比五一黃金周的消費量,而是對周遭各國有更開闊的心胸」。「兩岸不能再因為過去的成見,再度陷入戰爭陰影,戰爭太愚蠢了」,她在結尾時語重心長的表示。

(責編:歐陽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