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政治人物應該善用語言,不要「擅用」語言

2019-03-06 05:20

?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哭牆前。(台北市政府提供)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哭牆前。(台北市政府提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北市長柯文哲由以色列返抵國門時對媒體表示:猶太人對於受到迫害在國際上所做的「宣傳」是全世界的以色列人會這麼團結合作的重要理由。柯市長的言論造成了很大的議論。對於柯市長的說法,台北市可巴德猶太協會理事長方恩格就指出:猶太人透過教育、展覽及其他活動回顧這段歷史,目的並不在於「宣傳」,而是在「提醒」世人記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

尼克森總統的文膽、前美國著名的專欄作家維廉·沙費爾經常強調政治語言對於社會及政治發展的影響。如果政治人物使用的是一種虛假、空泛的語言來達到政治目的,而公民大眾對此並無察覺,也不在乎,那麼這個社會的民主思維就一定無法建立。我們認為,政治工作者除了必須在語言上誠實坦白之外,也必須要了解語言本身所傳遞的內涵,才不會因為不當的用字遣詞而造成軒然大波。

柯市長的談話除了對於「宣傳」這個詞彙的使用不甚適當,他的言論所傳達的因果邏輯也值得商榷。他的言談所傳遞的涵義是:「對於遭受到欺凌與壓迫的大力宣傳」是一個民族團結的原因。這是否暗示著受到其他民族與強權不平等的對待對於一個團體的發展是正面的呢?也許柯市長內心並無這樣的想法,可是透過語言的媒介在聽者這方所衍生的解讀,則可能會形成與說者本意完全相反的效果。

*作者為高中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