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觀點:掃除臺海戰爭的陰霾

2019-03-01 07:10

? 人氣

作者表示,汪洋的話已明白顯示,中共領導人目前還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促統,還是希望兩岸能夠建立心靈溝通的管道。(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表示,汪洋的話已明白顯示,中共領導人目前還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促統,還是希望兩岸能夠建立心靈溝通的管道。(資料照,美聯社)

這幾天臺灣上空「戰雲密布」,但都是口水戰。先是台北市長柯文哲批評中央喊「臺獨」又取消徵兵,質疑對岸攻臺時,國軍是否能撐過兩天;接著,行政院長蘇貞昌被立委問到如果兩岸開戰,臺灣能撐多久的問題,答說「就算只有一支掃帚,我也會跟敵人周旋到底」。這讓我想起在美國留學時,教授曾引述某學者的話:「當西方面對共黨對手時,要不就是把共黨視為八呎高的巨人,西方只有在它腳下不斷地恐懼和顫慄;另外一種反應,就認為『暴政必亡』,只要坐以待它斃即可。」教授的意思是,西方面對共產黨時,常常犯了高估敵人和低估敵人的錯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天的兩岸關係,當然不是冷戰時期的美蘇關係可以做比較,但是我們與對岸交往也同樣不能誤判形勢,做出兩極化的反應。中共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今(2019)年1月22日的對臺工作會議上說:「2019年臺海形勢更加複雜嚴峻」,但強調「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實現心靈契合,增進和平統一認同,仍是中國的對臺政策。」換句話說,未來中共的對臺工作已從「反獨」走向「促統」,從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凸顯出他目前的對臺政策是強調「兩制臺灣方案」和「兩岸民主協商」。對岸著眼於未來如何推動兩岸的政治談判,並且把統一後的安排視為兩岸政治談判的主要議題。因此,「促統」已經取代「反獨」,成為當前中共對臺工作的重點。

中共瞭解「臺獨」是個假議題,事實也是如此。陳水扁當年不是說過嗎?「李登輝執政十二年都做不到的事,我也做不到。」如果臺灣不走「法理臺獨」的路,為什麼還要擔心兩岸會發爆發戰爭?中共之所以認為今年臺海形勢嚴峻,是因為對岸擔心「臺獨」會利用這次選舉興風作浪,迫使他們必須採取因應對策,加速統一的進程。

20190226-公平會主委黃美瑛(左)、行政院長蘇貞昌(中)、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26日於立院備詢。(顏麟宇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中)國會備詢以「掃帚抗中」顯示決心。(顏麟宇攝)

1992年,柯林頓和老布希競選美國總統時喊的口號是「笨蛋,問題在經濟」(It’s the economy, stupid!),我必須說,今天臺灣老百姓關注的問題也是經濟。2018年臺灣「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已經凸顯了民眾對於「拚經濟」的急迫需求。如果政治人物想要轉移話題,那就變成柯林頓口中的「笨蛋」。臺灣即將進入總統選戰,我們應該透過選舉,展現臺灣民主傲人的一面。美國學者任雪麗(Shelley Rigger)在其著作《臺灣為何重要》裡提到,「臺灣在國際社會能以『自主實體』的身分存在,主要是三個關鍵性的因素:首先,臺灣的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成功,讓它在全球及中國大陸內部經濟發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臺灣的經濟貢獻,也營造出一定程度的國際往來,具有減緩政治孤立的保護作用。第二,是由於經濟發展、外交挫敗與政治改革匯集成一股良性循環,讓臺灣從九○年代中期開始,就走向民主。第三,是臺灣與美國保持緊密的關係,這一點鼓勵其他國家與臺灣也可以保持來往。」

我曾說過,今年是兩岸關係關鍵性的一年,但並不表示戰爭必然會迎面而來。所謂「關鍵性」的意思,是指臺灣的總統大選,可能會造成臺海現狀的改變,而維持現狀是朝野政黨和全體臺灣人民的共識。我們不希望因為一場選舉,而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如果選舉的過程和選舉的結果是代表臺灣民意支持遠離中國大陸,則會迫使習近平在中共「20大」前,處在一個和戰兩難的困境。習近平基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考量,必然會有時不我予的急迫感,從而在臺海採取「積極有所作為」的舉動,而美國從區域安全利益的考量,也必然會對中共的舉動有所回應。中美之間的角力,即使不是透過戰爭的方式展現,也會打破目前臺海不戰不和的現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從「九合一」選舉的經驗,中共也會在臺灣總統大選前,努力避免讓美國影響臺灣的選情。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國專項主任孫雲(Yun Sun)最近撰文表示,中共認為解決兩岸問題不在於臺灣及其人民,而是取決於中美之間的權力平衡;北京研判,美國終將放棄對區域承諾,所以統一僅是時間問題。由於臺灣民意逐年反對統一,因此孫雲建議川普政府在研擬他的亞洲大戰略時,也需要將上述中共對兩岸關係的評估納入考量。

站在胡志明像前的川普。(美聯社)
站在胡志明像前的川普。(美聯社)

面對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我們除了要注意對岸的動向之外,也要觀察中美關係的變化,尤其是我們瞭解,美國不會為臺獨而戰,但必須評估美國是否願意為臺灣的民主選舉維持一個和平穩定的臺海環境。兩大之間難為小,屆時臺灣何去何從?這是臺灣政治人物在爭取選票的過程中必須考慮的問題。這不僅是任何黨派的問題,而是擺在臺灣民眾面前的問題。

在中國大陸,雖然武統的聲音仍時有所聞,但畢竟不是代表主流的聲音。汪洋的話已明白顯示,中共領導人目前還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促統,還是希望兩岸能夠建立心靈溝通的管道。除非臺灣選擇臺獨,否則對岸不會選擇戰爭,因為戰爭付出的代價太昂貴了,甚至會犧牲中華民族長遠的利益;但如果臺灣決定要從中國分裂出去,則對岸會不惜任何代價,訴諸戰爭。

今年逢九,在過去與「九」有關的中共對外戰爭中,如1969年的珍寶島戰爭,和1979年的中越戰爭,中共都是以維護主權領土的完整為訴求,當然其中也有涉及中共內部的權力關係。我們不希望兩岸問題成為中共解決內外問題的工具;我們因此也就不要以統獨對決來提供運用這個工具的藉口。

*作者為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遠景基金會首席顧問,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