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又天專欄:我去日本賣同人本

2016-04-10 06:20

? 人氣

我發帖後,兩岸同好紛紛表示希望看到中文版──我們覺得《東方》音樂作得好,有些人也能說出它好在哪裡,但這之中究竟是什麼個機理,能不能讓我們也學個兩手?就要看這樣的著作來解析了。所以,這幾天我就寫信去跟作者談授權翻譯出版,現在也拉起了一個翻譯組開始翻了。至於這翻出來能賣多少本?到時候再向大家報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回到會場。接近下午四點時觀眾已漸少,各攤攤主開始收拾,或者趁收攤以前再逛幾圈,我也就又換來、買來了十幾張CD和一些本子。臨近結束,也和《東方社群白書》編者、本次論壇主辦者久樹先生見面寒暄,交換作品了。之後收攤,託會場的宅急便把沒賣完的寄賣片子寄回來處不提。收拾行囊,坐回名古屋中央車站,拉著行李箱移步百貨公司十樓北海道農產品展會,大吃一頓,再坐回住處,盤點戰果,來時是滿滿一箱,去時也是滿滿一箱,多了各種花樣。展會上賺的錢並不如花的錢多,然而身在異國,計較這些小帳,就落入下乘了。

雜記與雜感

在名古屋的第二天,我逛大須商店街,去到一家ACG本體、周邊加同人誌的專門書店,這裡可以統稱為「宅店」,但見一樓商業正作,二樓各種模型、玩偶、海報,三樓同人誌,男性向、女性向成人本與一般向的本子分區排開,又有同人音樂、攝影和遊戲作品無數,洋洋大觀。我還留意到其他來客,男性女性、中年、青年、青少年都有,瀏覽各種特殊重口味作品的時候,神情都很自然,絲毫沒有犯禁的緊張興奮,有些還很輕鬆地在與同伴討論。見到這種情況,我即可確定:這動漫文化,在日本,已經根深柢固了。

 

如今,日本人已經不用再花費力氣去為動漫產業與作品辯護,因為大眾已經都是從小看這些長大的了,他們成為有群眾、有資本、有權力,而且也有學問的主流了。傳統藝壇與正宗學界,也已漸放下身段,來演出動漫作品裡的樂曲,來研究其中的學理和文化影響。固守者當然總是會有,ACG裡面各種缺陷與問題也不會沒有人講,然而堅持那些、講這些,是為了把它做到更好,還是個自己編出一些鄙薄它的理由,識者一眼就可以看出來,而歷史與市場也終會傾向於積極的一邊,因為民之所欲在此。

 

回想2月,我在台大體育館攤位上聽到幽閉衛星完全完售的消息,一時還只感到佩服與欣羨;後來回神一想,觸動愈來愈大:我是研究流行歌曲的,十幾年來,各式音樂節、唱片行也跑了一些,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景況。尤其是在唱片業衰微的近年。這年頭賣CD還能賣成這樣,而且不是只賣幾種熱門作品,而是賣好幾十種。這是多麼了不起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又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