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亮:生技新藥不能吹捧為產業龍頭

2016-04-04 16:47

? 人氣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深陷浩鼎案,郭正亮談生技產業表示,產值與市值嚴重落差,很多新藥公司根本沒營收。(取自唐獎官網)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深陷浩鼎案,郭正亮談生技產業表示,產值與市值嚴重落差,很多新藥公司根本沒營收。(取自唐獎官網)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深陷浩鼎炒股風波,此事件暴露台灣生技新藥與資本炒作的陋習。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表示,生技新藥產業得到太多政府特權,但公司訊息卻極端不對稱,特別容易招引炒股集團介入,從中衍生出惡性炒作風暴,最後把產官學菁英全部捲入金錢漩渦,新政府應該檢討生技產業的方向,懸崖勒馬。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郭正亮投書《ETtoday東森新聞雲》表示,早在2007年6月,立法院由王金平院長領銜提案,針對生技新藥產業量身定做,通過「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賦予政府研究人員可以參與新藥產業,並可分配技術股高達40%,生技新藥成為朝野共同扶植的產業金雞母,期望成為台灣產業的火車頭。

郭正亮表示,在這股政商怪風的助長下,2007年生技產業產值原本只有1300億元,2012年迅速倍增到2670億元;2007年上市櫃生技類股原本只有34家,2013年已經擴大到73家。

此外,由於炒股集團極力吹捧,生技產業總市值,2007年原本只有1100億元,比產值1300億元還要低,但到了2013年,短短不過6年,總市值就迅速暴增到5200億元,遠遠超過不到3000億元的總產值。

但在生技產業市值暴增的情況下,如果把同屬生技產業的傳統製藥、醫療器材、農業生技等項目扣除,只單獨計算生技新藥產業,其總產值超級低,但總市值卻超級高。

財金文化董事長謝金河也指出2014年台灣生技新藥公司共有38家,一年產值竟然只有55億元,很多新藥公司的產值都是零,但在政府和資本市場吹捧下,38家生技新藥公司的總市值,竟然高達3000億元,市值是產值的54.5倍。其中浩鼎生技最是誇張,根據2015年第三季財報,股本大約15億,但市值已經飆漲超過1000億,第三季本業收入竟然還掛零,業外收入只有1215萬,完全不成比例。

郭正亮表示,生技新藥產業的最大特徵,就是產值與市值的嚴重落差,很多新藥公司都在研發階段,根本沒有營收,沒有本益比作為公司評比基準,只能完全寄望於投資人的本夢比,一旦研發失敗,必將導致股價暴跌,投資人血本無歸。例如2014年基亞解盲失敗,就導致股價連續17根跌停板,大跌七成多;2016年浩鼎解盲失敗,才不過一周,股市也蒸發超過200億以上。

另外,生技新藥產業只占台灣製造業產值0.24%,但其附加價值卻高達38.61%,代表生技新藥屬於高技術密集,相對的能創造的就業機會也較少。且就產業關聯度來說,幾乎每家新藥公司的研發藥品或特殊業態,都有極大差異,即使浩鼎新藥研發有了重大突破,仍不等於其他新藥公司能夠跟進,彼此之間的產業關聯程度很低。

郭正亮強調,生技新藥產業的產值低、就業少、產業關聯度差,根本不能作為台灣產業發展的火車頭,更糟糕的是,高度技術密集導致公司訊息極端不對稱,在政商不合理吹捧下衍生出炒股歪風,還可能導致資金嚴重錯置與金融災難。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