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者們》選摘(6):網際網路的出現

2015-10-07 05:15

? 人氣

網路把所有數位工具串聯,數位洪流時代到來。(取自網路)

網路把所有數位工具串聯,數位洪流時代到來。(取自網路)

網際網路-戰略目的或和平用途?

有個普遍接受的說法是,網際網路是為了能挺過核武器攻擊而建造的。這個說法激怒了許多網際網路的建構者,包括泰勒和羅勃茲,他們不斷駁斥這個關於網路起源的神話故事。不過,網際網路就和數位時代的許多創新一樣,有各式各樣的起源,不同的參與者往往有不同的觀點。有些人在指揮鏈的層級高於泰勒和羅勃茲,更清楚當初撥款補助的決策如何形成,他們開始駁斥這些反面說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接下來,我們試著抽絲剝繭,看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毋庸置疑,巴蘭在蘭德公司的報告中建議打造封包交換網路時,禁得起核武器攻擊確實是其中一個考量。「我們必須建立能禁得起第一擊的戰略系統,才能夠以牙還牙,」他解釋:「問題是,我們的通訊系統都禁不起核武器攻擊,所以蘇聯飛彈一旦瞄準美國飛彈,就會摧毀整個電話通訊系統。」這將造成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如果一個國家深恐敵軍的攻擊會摧毀自身的通訊系統和反應能力,就比較可能採取先發制人的攻擊策略。巴蘭說:「封包交換的出發點帶有強烈的冷戰思維。我對於如何建立可靠的指揮控制系統,有濃厚的興趣。」所以巴蘭在1960 年開始設計能「讓數百個主要通訊站在敵軍發動攻擊後,仍能相互交談的通訊網路。」

這或許是巴蘭的目標,但是別忘了,他從來不曾說服美國空軍實際打造出這個系統,反而是泰勒與羅勃茲採納了他的構想,他們堅持當初只不過是想為APRA 的研究人員開創資源分享網路,而不是為了挺過核武器攻擊。「人們一直把巴蘭寫的安全的核武器防禦網路,套在ARPANET 上,」羅勃茲說:「當然,兩者毫無關聯。

我告訴國會,我們做這件事是為了科學的未來—不管在民間或軍中,而且無論軍方或其他人都能共蒙其利。但顯然並不是為了軍事目的。我不曾提過核戰。」有一度,《時代》雜誌報導,建立網際網路的目的,是為了確保通訊系統禁得起核武器攻擊,泰勒寫了一封信給《時代》雜誌編輯,要求更正,但《時代》雜誌並未刊登他的來函。「他們寄了一封信給我,堅持他們的消息來源沒錯。」

《時代》雜誌的消息來源在指揮鏈的位階比泰勒高。網路計畫是由ARPA 資訊處理技術局負責,那裡的員工可能真的以為他們的計畫和核戰存活能力無關,但有些ARPA 高層卻認為,其實這是他們最重要的任務之一,也是他們能說服國會持續撥款補助這項計畫的原因。

電腦內部
當全球數十億台電腦與數位裝置透過網路聯結後,數位洪流一發難收拾。(取自網路)

他的說法直接牴觸了前任ARPA 主管赫茲菲德的陳述,赫茲菲德是來自維也納的難民,他在1965 年擔任ARPA 署長時,批准泰勒建造分時研究網路的提案。赫茲菲德多年後仍堅持:「正如同許多人所說,建立ARPANET 的初衷並非打造禁得起核武器攻擊的指揮控制系統。建立這樣的系統顯然是重要的軍事需求,但這個軍事需求卻非ARPA 的使命。」由ARPA 授權的兩個半官方歷史陳述,提出的說法卻背道而馳。「宣稱ARPANET 似乎和抗核戰網路有關的謠言,其實是從蘭德公司的一份報告中流傳出來的,」網際網路協會撰寫的歷史指出:「就ARPANET 而言,這種說法絕對不正確。」另一方面,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在1995 年發表的《最終報告》則指出:「國防部先進研究計畫署發展出來的ARPANET 封包交換計畫,用意是在面臨核武器攻擊時,提供可靠的通訊。」

那麼,究竟哪個觀點才正確呢?就本案而言,其實兩者都正確。對實際參與建立網路的學者和研究人員來說,ARPANET 只有和平用途。但對某些負責監督計畫和撥款的人來說(尤其是國防部官員和國會議員),背後也有一些軍事考量。

1960 年代末期,柯羅克(Stephen Crocker)還是研究生,他當時曾參與協調ARPANET 的設計方式。他從來不認為當時的任務包含核戰存活能力的考量。然而在路卡錫克到處發送那份2011 年的報告後,柯羅克讀完報告笑了笑,修正了原本的看法。路卡錫克告訴他:「我在高層,你在基層,所以你根本不曉得當時發生了什麼事,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柯羅克的回應在幽默中蘊含了些微智慧:「我在基層,你在高層,所以你根本不曉得當時發生什麼事,以及我們到底在做什麼。」

正如同柯羅克終於明白:「你無法讓所有參與者都同意當初建造網路的原因。」他當時在UCLA 的上司克萊洛克也得出相同結論:「我們永遠無從得知,是否核戰存活能力才是最初的動機,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就我而言,我完全沒想到任何軍事考量。但是到了指揮鏈的高層,我很確定有些人會認為,禁得起核武器攻擊是其中一個理由。」

結果,ARPANET 有趣的融合了軍事利益與學術利益。出錢的國防部希望建立中央控制的階層式指揮系統。但五角大廈委託一群學者負責網路設計工作,其中有些人是為了避免受徵召入伍而參與計畫,而且他們大多數都不信任中央集權體制。由於他們選擇的方案是可以有無數節點的網路結構,每個節點有自己的路由器,而不是由中央控制少數資訊轉接站,因此網路會變得難以控制。「我一向偏好建立分權式的網路,」泰勒說:「如此一來,任何團體都很難取得網路控制權。我不信任大型中央組織,我天生就不信任他們。」

谷歌21日正式啟用新搜尋運算邏輯。(美聯社)
谷歌是網路時代的巨擘。(美聯社)

由於五角大廈挑選了泰勒這樣的人物來建造網路,所以釀成他們無法完全控制網路的結果。

諷刺的是,一旦採取分權式和分散式架構,網路反而變得更加穩定可靠,甚至能挺過核武器攻擊。雖然ARPA 研究人員打造網路的動機並非建立具高度韌性、禁得起核武器攻擊的軍事指揮控制系統,他們甚至連想都沒有想過這件事,但後來五角大廈和國會之所以源源不絕撥款補助計畫,這絕對是其中一個原因。

即使ARPANET 在1980 年代初期演變為網際網路,仍然繼續兼顧軍事和民間用途。溫文儒雅、喜歡思考的瑟夫曾參與創造網際網路,他回憶:「我想要證明我們的技術禁得起核武器攻擊。」所以,他在1982 年做了一系列仿核武器攻擊的測試。「我們做了一系列的這類模擬和演習,有些演習規模很大,連戰略空軍司令部都參加。我們有一次把空中封包無線電放到現場實驗,利用空中系統把因為模擬核武器攻擊而分離的網際網路片段重新組合。」最重要的女性網路工程師之一帕爾曼(Radia Perlman)在MIT 開發出面臨惡意攻擊時能確保網路穩定運作的協定,她還協助瑟夫設計各種方法,在必要時區隔和重建ARPANET,提升網路的存活能力。

軍事動機與學術需求交互作用,形成網際網路根深柢固的特色。「ARPANET 和網際網路的設計都偏重軍事價值,例如存活能力、彈性和高性能,而較不重視商業目標,例如低成本、簡潔、或對消費者的吸引力;」科技史家艾貝特(Janet Abbate)指出:「同時,設計和建造ARPA 網路的這批人,大多是學術界的科學家,他們把自己的價值觀,例如權力分享、分權、開放式的資訊交流等融入系統中。」1960 年代末期的這些學者,有許多人認同當時的反戰次文化,因此他們打造的系統也抗拒中央控管。系統選路會避開核武器攻擊的危害,但也讓網路避免受到掌控。

摩爾定律與其影響
摩爾定律預言的發展,在加上網路的威力後,矽時代改變全人類的生活。(取自網路)

放膽去想

現在對於「個人」電腦這個概念,不外乎是可以簡易上手、居家使用的資訊產品,其源頭得回溯到美國知名工程師布許在1945年率先提出的構想。布許在麻省理工學院成功打造一台體積龐大的類比式電腦,並建立起橫跨軍事單位、國防工業與學術界之間的三角合作關係。他在1945 年7 月號的《大西洋》月刊中發表一篇名為〈放膽去想〉(As We May Think)的文章 * ,提出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個人電腦概念,稱之為「memex」 † 架構,可以用來儲存並重現個人的文字、圖像等各種資訊。他在文章中寫道:「想像未來有一種供個人使用的設備,看起來像是機械化的私人檔案與資料庫⋯⋯『memex』架構可以儲存個人所有藏書、各種紀錄和通訊資料,機械化的操作則有助於大幅提升使用效率與彈性,可以說是擴充私人記憶的輔助設備。」其中,「私人」這個字眼相當關鍵,因為布許與其研究團隊尤其重視人與機器之間,緊密又人性化的溝通方式。

在布許想像中,這個設備有類似鍵盤可「直接輸入」的機制,可以把資訊和使用者紀錄存入記憶系統,他甚至預言了超文件連結、檔案分享等協同計畫的執行方式,另外還描述:「未來會有一種全新型態的百科全書,可以隨時在內文擴充連結的資料串連,也可以隨時透過『memex』加強內容。」—他早在半世紀以前就預見了維基百科的問世。

電腦最後並沒有長成布許想像的樣子,起碼一開始並沒有。早期電腦並不是供個人使用的工具和資料庫,而是供產業或軍事用的巨無霸,研究人員能以分時共享的方式使用大型主機系統,但是一般平民百姓可就無緣一睹廬山真面目了。雖然1970 年代初期像是迪吉多之類的創新公司,開始生產體積如冰箱大小的「迷你電腦」,但是他們也不認為生產一般人負擔得起的桌上型電腦有利可圖。

1974 年5 月,迪吉多營運委員會為了是否要推出比PDP-8 機種更小的個人電腦爭論不休時,公司總裁歐爾森(Ken Olson)表示:「我看不出任何人有任何理由,需要擁有一部自己的電腦。」因此1970年代中期開始爆發的個人電腦革命,是由一票委身在商店街或車庫裡,名不見經傳的寒酸公司引領風騷的,其中兩個值得注意的名號是奧泰爾(Altair)和蘋果(Apple)。

文化底蘊

個人電腦的輪廓逐漸成形,得歸功於許多先進科技使然,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莫過於是微處理器—把電腦中央處理器的所有功能,整合蝕刻成積體電路的一顆小晶片。不過,各種社會力量也是推動創新發展的助力之一,並在這些成果中,烙印上當時孕育創新的文化氛圍。1960 年代起發軔於舊金山灣區的社會力量,替百花齊放的個人電腦奠定下成熟的發展基礎,很少有其他文化交融的力量能夠與之相提並論。

當時文化融合的過程包含了哪些勢力?首先是受國防工業發展影響,隨身攜帶口袋筆套的工程師從其他地區移民到此,比方任職於西屋和洛克希德的工程師。再來是具有勇於創業、鼓勵創意、

鄙視官僚機構冥頑不靈的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像是英特爾和雅達利,還有從麻省理工學院西遷來的理工怪傑,也一併把自組電腦並樂在其中的癮頭帶到灣區,另外,喜歡駭進貝爾電話系統或是大型企業分時電腦的電頭(wirehead)、飛客(phreaker)以及各路硬底子玩家,也形成一股頗受歡迎的次文化,至於舊金山和柏克萊兩地也從來不乏活躍的理想主義者和社群經營者想方設法,「冀望藉由漸次突破的科技慢慢取得進展,把被官僚主義拘禁的心靈釋放出來。」—套用其中一位名人露波(Liza Loop)的話來說。同時還有另外三股非主流文化趨勢,與上述創新文化相互激盪,像是由灣區「失落世代」衍生而出,沉溺於迷幻藥與搖滾樂,狂放不羈的嬉皮,還有在柏克萊大力推動言論自由的新左派活躍份子,以及在世界各地校園訴求反戰的示威運動。這三股勢力當中還交織著《全球概覽》(Whole Earth Catalog)的讀者群。為了落實公民不服從,為了對抗權貴菁英所打造的中央集權,他們深信必須要能自行掌控各種工具,才有可能與聞政事。

儘管這些勢力彼此的特質有天壤之別,但是他們卻有交錯縱橫的生活圈,分享許多共同價值。受到孩提時代組裝Heathkit 無線電對講機、大學時閱讀《全球概覽》的影響,他們著迷於自己動手創作,並夢想有一天能在某個社群中找到自我認同。他們內心深處抱持非常美式的信念,一方面強調無從妥協的個人主義,一方面又渴望能完全融入公共社群裡—這可就跟法國哲學家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對美國的理解大不相同了;如果是要進行集體創作,他們希望自己的加入,能使所屬團體變得更完美。

數位時代
網路的出現徹底改變了所有產業的運作。(取自網路)

*本文選自天下文化出版的《創新者們》一書,本書作者為以撰寫《賈伯斯傳》而聞名的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他畢業於哈佛大學文學院,後以羅德學者身分在牛津大學進修,並取得哲學及政經碩士學位。曾任《時代》雜誌執行總編輯、CNN董事長兼執行長,在歐巴馬總統上任後,被指派擔任美國廣播理事會(BBG)主席。他不僅是傑出的記者,更是備受讚譽的傳記作家,寫作功力一流。著有《賈伯斯傳》(Steve Jobs)、《愛因斯坦》(Einstein: His Life and Universe)、《富蘭克林傳》(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季辛吉傳》(Kissinger: A Biography)等暢銷傳記。

創新者書封與作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