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為什麼我質疑前瞻計畫中的軌道建設

2017-06-21 06:20

? 人氣

四、政府回應態度非積極

對於前瞻中的軌道建設,筆者記得林全或是賀陳旦表示過軌道建設是大項目,「不可能重擬」(很遺憾找不到當時的原文)。可以理解,地方已經爭取到,現在拉下來政治壓力必然很大,但這也不是硬要堅持現計畫的理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宣傳前瞻,政院下鄉舉辦說明會。而6月14日在南投舉辦說明會時,回答民眾關於抑制私人運具、是否會超過舉債上限的問題時,官員的回答為:經費評估過, 不會超過舉債上限;抑制私人運具的確是趨勢, 未來會協同地方政府一起達成。似乎形同敷衍。可以理解交通部(或地方政府)還沒有對計畫做到這麼細,但正因為如此,才不能提前通過。

行政院以及民進黨目前的思考給人感覺是:軌道建設不能改,通過讓基層感覺到自己有建設而將態度轉變支持。不去回應一些更大格局的質疑(如上文中提到的總統資政的質疑)。洪耀福說「基層仍是高支持度」似乎也可以看出此種思考。純粹利用民眾獲得建設的滿足感,不去考慮長遠的問題的思考方式十分危險,不知會將地方、國家的財政及未來帶至何處,也表現出執政團隊沒有很好論證政策合理性的心虛。

再分享前幾天看到的節目,更令筆者擔憂:在公視6月8日的「有話好說」中,請了台中市交通局局長王義川、新竹市交通局局長倪茂榮與淡江大學運輸管理系教授張勝雄討論前瞻計畫。在討論到台中海線雙軌高架化一案中(可以從36分鐘看起),王義川局長提出山手線造成都市分隔,張勝雄教授提出質疑後,王義川便開始不耐煩。

張勝雄教授提出的論點包括:海線平交道的密度不足(僅有16個平交道);從全球來看鐵路高架化非趨勢(柏林、日本非全部高架化);平交道近年來造成的死傷僅為3人,沿線人口密度不足。

筆者查證後發現確實如此,下圖為可行性報告中122頁的內容

大台中地區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建置計畫可行性研究第122頁。(郭昱禮提供)
大台中地區山海線鐵路雙軌高架化建置計畫可行性研究第122頁。(郭昱禮提供)

而王義川局長的論點為:張老師是交通部鐵路立體化審查委員,現在說話自相矛盾;柏林的主要車站為高架化;台中馬上就要成為全台人口第2大都市;台北有立體化台中也要有。

暫且不論張勝雄教授的觀點和依據是否正確,但王義川局長的這種邏輯令筆者歎為觀止,不是讀者您是什麼感受。新竹市市長認為鐵路不一定要做立體化,只要模仿日本做大車站規劃就好,也不知一同參加節目的新竹市交通局局長在一旁聽兩人爭吵是什麼感受。

當政府從上到下認為「外界有誤解」,而積極說明時,筆者卻沒發現究竟哪一點回應出外界的質疑,連單一計畫(海線雙軌高架化)也無法充分論證合理性和必要性。筆者較認同郝明義的全面檢視「前瞻計畫」連署中的說法。現連署已超過5000人,待政府回應,希望國發會能夠真的回應問題關鍵所在。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