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談前瞻基礎軌道建設的施政理念

2017-06-05 06:10

? 人氣

軌道運輸系統具有運量大、安全性高、快速、可靠、便利、污染較低、省能源等營運特性,故為目前國際發展永續運輸之趨勢。圖為高雄輕軌。(資料照,盧逸峰攝)

軌道運輸系統具有運量大、安全性高、快速、可靠、便利、污染較低、省能源等營運特性,故為目前國際發展永續運輸之趨勢。圖為高雄輕軌。(資料照,盧逸峰攝)

自從行政院於今年3月23日公布前瞻基礎建設以來,社會各界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例如,政府施政應該把「提升產業競爭力」優先列於「改善生活品質」之前;或是指稱自動駕駛科技發展已使軌道優勢下降;面對這些批評與指教,政府應該如何來看待,以下簡要提出幾點看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政府存在的目的是要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質,施政的面向包括產業經濟、社會安全、交通運輸、國土開發、教育文化…等;近年來,面對全球經濟成長復甦遲滯、世界貿易成長持續減緩的外在衝擊,導致國內經濟成長下滑,如何健全投資環境、提升產業競爭力,乃成為政府重要的施政方向。

當然,政府整體財政資源如何配置,應該要從整個國家發展的高度來看待,不過,「產業發展」和「生活品質提升」息息相關,並不能切割;例如,東部地區擁有好山好水,長期以來,除了有機農業以外,如何有系統地發展利基型的泛觀光產業,也是政府重要的施政項目,而觀光產業的發展必須倚賴兼具效率與品質的優質軌道運輸來支撐,因此,對於東部地區,我們希望能夠密集的投資軌道運輸,並強化生活與觀光導向的運輸接駁服務;同樣的,對於中部的集集支線及南部的恆春支線,我們都希望用觀光性的鐵道建設來改善當地的生活,並藉此來創造當地的產業機會。

事實上,隨著經濟成長與國民所得的增加,民眾對行旅與環境品質的要求提高,產業界對人、貨、原物料及成品等之移動效率及成本降低之要求亦隨之強烈,因此,交通部門有必要持續思考運輸系統未來的發展方向,尤其是面對環境、生態、能源及氣候變遷等環保議題,交通部門在尋求資源有效配置的同時,如何滿足具有多重特性的使用者需求問題,並同時考量經濟財務、環境生態、社會公平等不同的層面來擘劃完整、舒適、便捷、安全,以及永續發展的運輸系統,將是未來發展的重要課題。而軌道運輸系統具有運量大、安全性高、快速、可靠、便利、污染較低、省能源等營運特性,故為目前國際發展永續運輸之趨勢。

高雄輕軌列車行駛中。(盧逸峰攝)
高雄輕軌列車行駛中。(盧逸峰攝)

交通部這一次所提出來的軌道計畫,都是地方政府長年的建議,過去因為政府財政的限制,無法加速來推動,雖然部分計畫經過長時間的討論,但沒有正式進入審查程序,因此,未來在進行審查作業時,對於運量預測,應該要更嚴謹審慎,尤其是計畫的內容,不能只是單純從交通改善的觀點來進行,必須從都市發展布局,進行街道景觀再造,才能減少汽機車的使用,降低道路交通壅塞、空氣污染及噪音等環境衝擊,並藉此提高民眾使用公共運輸的意願,進而創造城市特色與競爭力。

至於自動駕駛科技發展是否已使軌道優勢下降?有專家表示,目前歐、美、日、中國及新加坡等均積極投入研發與測試,但是現階段自動駕駛仍有諸多安全、載客人數、行駛速度與環境限制等課題尚待突破,無法適用一般運輸市場。而且,自動駕駛公車的發展為公車系統的進級提升,在運能方面目前尚無法來取代軌道建設的需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