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躁」不是病,誤診變不幸!精神科醫師:患者吃錯藥反而出現「自殺」衝動

2016-03-28 07:00

? 人氣

在台灣,早先的資料顯示:躁鬱症盛行率約每一百人中大概有一位。

有學者認為,這數字較為偏低,因為過去進行調查時,不是所有躁鬱症都被正確診斷出來。同時,在過去傳統社會,不是所有患者都願意、有機會接受精神醫學的治療。基於這些原因,這個數字很可能被低估。其實,躁鬱症在台灣,比你我想像還要常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憂鬱症和躁鬱症要怎麼分辨?簡單來說,曾經有過憂鬱症的人,如果這一輩子都沒有出過若任何「躁」的特徵與發作,這位患者便是單純的憂鬱症。舉凡有過任何「躁」的特徵與發作,不管有或沒有重度憂鬱的經驗,則都算是躁鬱症。躁鬱症的樣子如同變色龍,在每位患者身上的不同;有些人症狀輕微、有些嚴重,有些人憂鬱多一點、有些人躁期多一點、有些人躁和鬱混合出現,但大抵而言,只要一生中出現過任何一次躁的症狀,在醫學定義上都隸屬於躁鬱症。

躁鬱症引起的生活困擾,和憂鬱症相比可謂過之而無不及。不管是在生活上的自我照顧,工作時的表現,與伴侶的親密關係,或與外界的社交能力,躁鬱症帶來的負面影響,都值得臨床上的重視。因此,仔細評估患者到底是重鬱症還是雙極性躁鬱症,是必須謹慎的。

特別想點出躁鬱的主因是因為,臨床上有許多將躁鬱症錯誤診斷為憂鬱症的狀況。雖然這兩種疾病都屬於情感性疾患,但在治療方法與策略上卻極為不同。誤把躁鬱當憂鬱,因而吃錯藥,很可能會引發許多不幸的後果。

直接開立抗憂鬱藥物給患者服用。對於具有躁鬱病史、躁鬱體質的患者來說,只服用抗憂鬱藥物是很危險的。這類藥物很可能會把患者低落的情緒拉過頭,因而使患者出現輕躁或狂躁症狀。憂鬱情緒不但無法改善,還可能讓患者出現混合狀態或快速循環症狀,使病情治療困難度增加。甚至有些患者在無法控制的情況下,做出自殺的衝動行為。

輕躁和狂躁的症狀看似有些類似、但在程度上卻有顯著差別!如果說輕躁是「自我感覺良好」,那狂躁就是「自我感覺良好過頭」。

自我感覺良好的「輕躁」不是病

輕躁發作時,有搞笑、話多、歡樂、合群、喜歡交朋友的情況出現,輕躁確實不是「病」,而是一種情緒狀態。處於輕躁時,個人易感受到一股欣快感、情緒開心;睡眠需求減少,該睡覺時一直想事情,較難維持睡眠,睡沒幾個小時就醒來。輕躁時,個人還是可以好好生活,而且過得頗有效率,很多人很喜歡這樣有精神的狀態。不過,輕躁仍是值得留意的。每十個有過輕躁期症狀的人,後來其中至少有一人發展為躁狂。

躁期發作一開始往往不易看出,因為通常患者一開始都只是情緒高亢、精力十足、不太需要睡覺;隨著時間,漸漸變得更加誇張,睡得少睡、多話、易怒、自大、衝動、亂發飆。躁期發作的人往往也會出現,像是話變多、快又急的情況。他們腦中同時可有一堆不同想法在運轉、經常分心。由於躁狂時精力十足,患者常過度參與一大堆活動,像是整晚不睡忙著設計、趕稿、看書等,有些患者甚至一忙可以三天三夜沒睡。

「躁鬱症」是種遺傳相關疾病

躁鬱症是一種與基因、遺傳有關的疾病。支持這個理論的證據來自於許多醫學研究發現:躁鬱症的家人,罹患相關情緒疾患的機會比一般人還高。因此,在了解患者狀況時,探索家族病史是很重要的,特別是血親中有人罹患躁鬱症。很多一開始初被診斷為憂鬱症的病患,若家人罹患躁鬱症的話,那這個人約有四成可能也是躁鬱症,而非單純憂鬱。

研究也發現,躁鬱症患者的腦部結構、功能與一般人不一樣;特別在大腦神經系統、神經傳導物質方面。這樣的腦中樞生理異常,也是目前治療躁鬱症的主要方向。透過妥善的藥物治療,對這些生理異狀進行調整與改變,確實能改善患者的狀況。

除了生理原因之外,心理因素如人格特質、心理素質、壓力因應型態,或者社會因素如家庭背景、教育、環境、社會文化、生活壓力事件都可能影響一個人是否會罹患躁鬱症。

別焦慮!情緒有心藥醫

使用藥物治療躁鬱的確是有效的。平均來說,第一次出現狂躁或憂鬱發作後,若能即時接受藥物治療,每一百位患者中,有七到十五個患者之後不會再復發、大約四十五到七十位患者之後雖然會復發,但症狀都可被穩定控制;而剩下的約十到二十五人,未來則會反覆發作,發展為慢性病程。

躁鬱症患者,通常是在情緒發作時前來就醫。無論是躁期或鬱期發作,治療時的目標,都是將過度兩極的情緒,透過藥物治療搭配其他方式,使患者維持在平穩的情緒。躁期發作時,使情緒和緩,回歸平衡穩定的水平狀態;鬱期發作時,則將情緒提升至原本的平穩狀態。

由於躁鬱症是慢性疾病,目前的醫學進展仍無法完全根除這樣的疾病,所以未來仍須透過維持期的治療,來預防下一次的躁期、輕躁期或鬱期發作。不過,在適當的藥物心理治療,與家人的支下,可以盡量減少患者再次出現躁期、鬱期的可能性,進而維持個人原有的生活品質,恢復社會功能角色。

破除躁鬱症「名醫迷思」

在知道自己或家人罹患躁鬱症後,患者與家屬可能會很著急,急於找到這方面的「名醫」或「權威」。這樣的心態在台灣很常見,不過,比起找到權威或名醫,能找到一位自己可以信賴、適合自己的醫師,或許更重要。

醫病之間,能否建立足夠的信任關係?醫師是否願意傾聽你的病情?醫師是否對躁鬱症的治療富有經驗?是否能給病人足夠的信心和希望感?這些問題,其實比找權威還要重要。

在治療躁鬱症上,找到一位可以信任的醫師只是起點。之後,患者與家屬要記得全力配合醫師的囑咐,積極參與治療。在診斷出躁鬱症初期,患者或家屬或許會想找其他醫師來諮詢所謂的第二意見,在合理的程度內,這樣的作法是明智的;但是,若是因為對「罹患躁鬱症」這件事過度抗拒,因而想到處找醫師推翻這樣的診斷,反而可能拖延病程,惡化病情。

患者在診斷確定後,宜盡量避免多次更換醫院、診所、醫師與治療方式。原因在於,通常藥物治療都需要一段時間,效果才會穩定。若因短時間效果不彰,就急於換醫院、換醫師,很可能中斷原本正在醞釀的藥物效果。同時,第二位醫師若沒有留意前一位醫師的用藥狀況,開立新藥,卻沒時間馬上銜接中段的藥物治療,這樣反而可能造成病情變化。

精神科醫師夏一新
夏一新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博士。曾任於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國防醫學院任職,擁有三十餘年臨床治療經驗。(作者提供)

整理編輯:蔡昀暻
部分文經授權摘自健行文化《躁鬱狂潮:改變心情,迎向美好人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