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專文:台灣教育最大悲哀─教會了考試,忘記了學習

2015-12-31 06:50

? 人氣

考試升學占據了中學生的大半生活。(資料照/余志偉攝)

考試升學占據了中學生的大半生活。(資料照/余志偉攝)

前監察院長王建煊曾經罵學生「笨蛋」,浪費生命當中最美好的時光拿去打工。王建煊顯然有所不了解,年輕學子生活中還有一項更可怕的浪費,就是將眾多時間耗在「考試」上。如果花時間打工是「笨蛋」,那花時間應付考試又如何呢?打工和應付考試有根本同樣之處,都是耗掉了生命中最能快速學習的時光,卻沒有學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應付考試不是學習。考試要考的內容,就只有那麼一點點,學生卻必須花那麼多時間反覆練習、背誦,真的不是為了理解、學習那些內容,而是為了在考試中快速答題,拿到分數。如果真是為了學習,哪需要花那麼多時間?如果真是在學習,那麼國中三年、高中三年,可以學、應該學的東西,多過課本提供的十倍、百倍啊!

應付考試不等於學習

我們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硬是將考試、應付考試等同於學習,誤以為考試考得分數,就是學習成就的證明。這兩件事天差地別。

現在的學生大部分對歷史沒有興趣,他們不曉得背那些過去的年代、人、事有什麼意義。歷史和他們無關,要如何有興趣?又怎樣能讓歷史與他們有關呢?而歷史與他們有關的又是什麼?

是故事、是解釋,是讓他們體會、認知原來以前有人這樣生活,原來人的生活有這樣的經驗與道理。可是故事、解釋寫不進我們的中學課本裡,道理很簡單,故事、解釋需要篇幅,不可能三言兩語交代清楚。

課本那麼簡明扼要,學生都已經學得苦哈哈了,哪還能給他們更多、更長的內容呢?唉,學生讀得苦哈哈,是因為被要求以能應付考試的方式讀,而不是以享受故事、認知經驗的方式學習。不幸的是,一旦要他們什麼都記得,考試都能答出標準答案,他們就只能背誦最無趣、最無聊的史事,不可能真正了解歷史。

多少學科都是在考試、應付考試中被扭曲,甚至被阻絕了學習啊!而我們竟然還堅持考試是學習的必要手段,甚至考試本身就是學習!學習再重要不過,然而考試卻常常是浪費時間的主因。尤其是被提升為目的,取代了學習本身,無限上綱的考試。愈考學生愈沒有機會去學習,也就愈學不到東西了。

考試讓好學生失去興趣,讓壞學生失去信心

在我們的內閣部會裡,跟學校、學生關係最密切的,叫做什麼部? 是「考試部」,還是「教育部」呢?為什麼教育部管教育的方法,永遠都離不開考試?翻查新聞, 查一下教育部長的名字,幾乎每一次都和考試連結在一起。

這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教育部長不關心考試以外的事,或者教育部長以為辦教育最重要、最核心的事就是考試,或者是這個社會對教育部長做的事只有跟考試有關才有興趣。不管是哪一項原因造成這種情況,都讓人不寒而慄。

不只「教育部」變成「考試部」,好像連原來的「國科會」、現在的「科技部」也一併被納入「考試部」了,「國科會」做的「布局全球人才,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報告, 指出台灣學生欠缺多元文化訓練是一個問題,那怎樣處理這個問題? 應該要加強外語能力。那又該如何加強外語能力? 建議教育部該將美語聽力與口說測驗納入指考!

這真是荒謬跳躍的化約思考,示範了我們政府官員的智力程度, 即使是主管國家知識發展政策的官員,都用這種方式思考, 國家要怎樣有競爭力?學生英語具備好一點的聽說會話能力,就能增加多元文化訓練?那是什麼樣的多元文化論?更奇怪的是,要增強能力,就靠考試?

當時的教育部長針對這樣建議,竟然還覺得很好,只從技術面表示實施上可能有問題。真正有問題的怎麼會是技術,而是這種以考試為教育核心的根本觀念啊!

台灣學生外語能力為什麼不好?一項主因就在幾乎都是為考試而學,為分數而學、為別人而學,從頭到尾不曾建立起為自己增廣見識、豐富生命而學英文的觀念,更不曾享受過因為學會了英文而得以學到多元文化的刺激與樂趣,這樣英文當然學不好!

笨蛋,問題就在考試本身,而不在考什麼啊!考試讓好學生失去興趣,讓壞學生失去信心,考閱讀、考文法,學生就對閱讀、文法沒有興趣、沒有信心;那麼加考聽說,一樣只是讓學生對聽說失去興趣、失去信心罷了。

真要學好任何一門知識,需要的是強烈的學習動機,而考試恰巧是抹煞學習動機最大的力量。我們的學生平均數學考試的應付能力,高過美國、英國,可是有因為這樣讓我們成為數理大國嗎?

真正要解決多元文化學習問題,只能從打造多元文化環境著手。與其考學生,不如先考考官員,從科技部、教育部官員考起,看看他們自己到底具備多少多元文化的訓練,算得上是「 全球人才」嗎?道理很簡單,自己都不具備「全球人才」的條件, 要怎樣訂定台灣「全球人才」的發展政策?

自己不曾經過考試檢驗,卻動不動就要用考試來解決問題,把所有教育、學校、知識相關事務,全都籠罩在考試裡,把組織法上沒有名份的「考試部」弄成最大部會,這樣的官員真是令人不敢領教啊!

「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

台灣教育有嚴重的問題,罪魁禍首,不是任何一本課綱,甚至也不是一綱多本的政策原則,而是教這些課綱內容的基本方法、基本心態。

二十年的經驗,應該夠讓我們看清楚:換什麼樣的課綱、課本內容,都解決不了台灣教育的問題。再好的課程內容,別的國家、別的社會用得好好的,一進到台灣,馬上統統變質,都成了戕害學生的工具,這不是件奇怪的事嗎?

怪也不怪。如果我們明白台灣教育界最深刻的扭曲,就不覺得怪了。教育體系上上下下,到今天還是以為教育的目標,是教會學生一套固定的知識,而且要他們把這些知識學得滾瓜爛熟,可以應付考試得高分。用這種態度教,再好的教材內容,都變形成僵硬的東西,強迫小孩用最無聊的方法反覆學習為了應付考試可能出現的細節題目。本來靈活的課程,如此一教,就失去了啟發性;本來要跟生活有關的題材,如此一教,就和具體現實脫節了。

最糟、最慘的,受這種教育,學生付出驚人的時間精神,卻只學到課綱、課本提供的極少量之事,沒有機會學到成人的關鍵能力─自我學習的能力。

課綱、課本編得再好,就只有那麼點內容,那麼點內容又必須迎合各方要求做分配,而且中間必然有許多部分很快就過時,甚至已經過時不切實際了。直接明白講,這種課綱、課程,不可能適合每一個人,甚至不可能適合任何人。課程內容的本質,應該是基礎、是工具,要協助學生在這個底子上,通過這項訓練,培養出學習的興趣與學習的能力,然後去尋找適合自己、自己需要的知識。

痛心地呼籲,別再把時間力氣都花在討論 「教什麼 」,如果不正視 「如何教 」的嚴重偏差,課綱怎樣改來改去都無濟於事。 「教什麼 」相對容易談、容易設計,所以,過去教育決策者都寧可往這個方向去努力,以規避 「如何教 」,如何真正改革教育風氣、教育價值的根本問題。

作者楊照(林奕華攝/取自楊照臉書)與其新作《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時報出版)
作者楊照(林奕華攝/取自楊照臉書)與其新作《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時報出版)

*作者為知名作家。本文選自作者新作《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盲》(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