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物掩埋場未來何去何從?外國政府做法超乎你的想像

2018-11-11 00:00

? 人氣

新加坡政府將實馬高垃圾掩埋場改造成觀光旅遊景點。(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

新加坡政府將實馬高垃圾掩埋場改造成觀光旅遊景點。(圖/新加坡國家環境局)

永續發展近年來已成為世界各國所重視的概念,台灣也搭上此潮流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許多業者開始在廢棄物中「煉金」,從而創造出循環經濟的產值,例如從廢棄的3C產品中提煉出貴金屬,或是利用新技術將廢寶特瓶、輪胎等石化製品化為再生原料,提高資源的再利用率。然而,循環經濟聽起來無比美好,但無論如何在循環的過程中,仍會有廢棄物產生,最終如何處理仍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廢棄物掩埋場的未來究竟要何去何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建智知識管理公司10日舉行第二場「環境教育專家對話論壇」,論壇延續上次對於國內事業廢棄物處理的問題,進一步提出對事業廢棄處理的未來想像,現場邀請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長葉欣誠、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添晉、中國科技大學設計中心主任周天民、TVBS新聞台副總監楊樺出席與會。

論壇主持人、建智知識管理公司總經理余佳璋開場,舉行第二場「環境教育專家對話論壇」,論壇延續上次對於國內事業廢棄物處理的問題,進一步提出對事業廢棄處理的未來想像。(圖/風傳媒攝)
論壇主持人、建智知識管理公司總經理余佳璋開場,舉行第二場「環境教育專家對話論壇」,論壇延續上次對於國內事業廢棄物處理的問題,進一步提出對事業廢棄處理的未來想像。(圖/風傳媒攝)

論壇主持人、建智知識管理公司總經理余佳璋指出,事業廢棄物掩埋場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但是必要存在的過程中,是否能通過環境工程和地景造型設計讓廢棄物處理和掩埋場有更好的發展,以及透過環境教育和媒體傳播讓台灣環境議題有更理性的思考。

談到掩埋場的問題,葉欣誠表示,環境工程技術不斷與時俱進,其中的內涵和態度也在改變,現在不再只追求技術面解決後端問題,而是透過源頭減量和全盤規劃,讓最終處置的廢棄物降到最低,最後才是面對掩埋問題,如何讓掩埋場從興建、使用到後來的復育過程,對周遭環境產生最小影響,甚至成為城市造景。

掩埋場不再可怕 復育後化身成觀光勝地

張添晉表示,以現有技術也能把過去簡單掩埋的掩埋場活化後進行分類,無機資源可以用來作為營建土方等工料再利用,有機資源主要是塑膠及可燃物則送到焚化廠回收熱能,而金屬部分就提煉出來成為有價資源。而經衛生掩埋的掩埋場,經過10至20年就可以進行復育,重新進行高值化的利用。

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添晉。(圖/風傳媒攝)
北科大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教授張添晉。(圖/風傳媒攝)

張添晉在會中也分享了國外的新加坡實馬高、日本東京灣和國內高雄西青埔等掩埋場成功改造的案例。他指出,實馬高掩埋場是在海域空間創造出新生的人工島嶼,新加坡政府透過廢棄物完善處理以及環境改造,在2005年7月開放民眾上島進行旅遊、釣魚和賞鳥等活動,現在更請環團來辦環境教育。

張添晉表示,環境教育除了需要媒體傳達正確的環境知識,人民和企業也應該將廢棄物減量達到極致,政府則在法令和管理做好前瞻性的規劃,三者必須一體共同努力達到資源循環的目標。他強調,台灣地狹人稠,不可能走回頭路。

周天民則從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掩埋廠問題,他表示,掩埋場多是在人煙稀少的地方,不會有擾鄰的困擾,同時佔地面積寬廣,在復育時非常適合做為實驗性藝術的場地。他也舉2017年美國加州朋地岡(Puente Hills)垃圾掩埋場的改造計畫為例。

中國科技大學設計中心主任周天民,強調地景設計要從策展人思考做起。(圖/風傳媒攝)
中國科技大學設計中心主任周天民,強調地景設計要從策展人思考做起。(圖/風傳媒攝)

朋地岡垃圾掩埋場曾經是美國最大的垃圾掩埋場,垃圾填埋高度有40層樓高,在2013年關閉前,前後營運了53年。2017年透過由社區居民進行網路提案和票選,並找景觀建築師和專家共通規劃,最後達成共識決定將掩埋廠改建為公園,其中除了一般公園常見野餐區、步道和兒童遊樂區等設施外,還包含從山頂到山下的高空纜車和巨型溜滑梯。

 

環境議題討論失焦 處理廢棄物問題從改變民眾刻板印象開始

楊樺表示,他是從前美國副總統高爾的《不願面對的真相》開始關注到環境傳播議題,他認為高爾影響了環境議題的傳播方式。他也引用美國已故衆議院議長歐尼爾(Tip O’Neil)的名言「所有政治都是地方政治。」因此媒體在報導環境議題時多是聚焦在地方的人事物,民眾的感覺和反應變成媒體關注焦點,再加上地方政治力的影響,常常使得環境議題的討論失焦。

TVBS新聞台副總監楊樺,認為有「溫度」的情緒傳播,才能達到溝通的效果。(圖/風傳媒攝)
TVBS新聞台副總監楊樺,認為有「溫度」的情緒傳播,才能達到溝通的效果。(圖/風傳媒攝)

楊樺指出,民眾對於掩埋場想像就是被媒體框架的例子之一,因為媒體敘事和傳播方式的轉變,造成了社會對議題的「極化」,讓閱聽人好像非選邊站不可。因此,他認為,在溝通掩埋場議題時,除了議題本身的科學論述,也要以有「溫度」的情緒傳播,才能達到溝通的效果。

葉欣誠也說,「掩埋場」在語意框架上本身就已經被定義,就像現在許多焚化爐都改名為資源回收廠,就是在溝通過程中用巧妙的方式進行連結。台灣在掩埋場議題上,如何解決已經累積了三、四十年的刻板印象,如何在媒體再現中,改變民眾對過去傳統的鄰避設施的觀感,這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換個角度思考 廢棄物不等於無用之物

最後,葉欣誠指出,國內在進口廢料加工也面臨同樣問題,然而北歐國家,如瑞典、德國、奧地利、荷蘭、瑞典、丹麥等國,每年都進口外國的廢棄物用來焚化發電或是製造成堆肥,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經營概念。他認為,以國內法規跟對廢棄物處理的完備性,進步程度與過去不同,在廢棄物進口的思考上可以很不一樣,應該從更廣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