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開啟中國跟東南亞的10年蜜月期:北京為東協帶來希望

2024-01-27 09:10

? 人氣

美國作為「獨強」的政策優先,是後冷戰時代經濟掛帥作法的最佳寫照。大衛.羅斯可夫(David Rothkopf)在有關美國「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NSC)的記述中指出,「美國的外交政策利益似乎正轉向經濟考慮」。這不僅因為美國關心自己的成長,或因為「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名詞之後與一九九三到二○○一年之間主政的柯林頓政府結下不解之緣),最重要的是,因為在每一個案例中,「外交政策工具箱的最佳工具都是經濟」。新成立的「國家經濟會議」(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重要性超越冷戰期間成立的國家安全會議。第一章提到的「東亞戰略倡議III」(一九九五年二月),強調促進海外民主是美國國家安全政策的三大目標之一。柯林頓政府堅信,民主國家彼此之間不會打仗。也因此,如果區域內能有更多民主國,亞太地區與美國會更安全。不過亞太地區其他國家未必都抱持這種觀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第一章所述,東協一直努力讓美國全面投入東南亞。但美國國家安全會議的亞洲事務處,只有兩名專業官員負責東亞與東南亞事務。蘇葆立(Robert Suettinger,一九九四到一九九七年間擔任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處主任)回憶說,「在國家安全會議高層,找不出一個有能力與經驗、能以全面與戰略性方式處理亞洲問題的人」。美國國務院的情況也一樣。

當東南亞更需要美國介入之際,亞洲金融危機卻讓美國投入的難度更高。裙帶資本主義造成這場金融危機的論點,再加上後冷戰時代的焦點轉入人權問題—特別是美國尤其如此—更使美國對東南亞興趣缺缺。更何況就在東南亞陷於困境這段期間,柯林頓總統本人也因蒙妮卡.呂茵斯基(Monica Lewinsky)性醜聞事件而焦頭爛額。這件醜聞幾乎讓他在一九九八年年底遭到彈劾。據說,一名亞洲政界領導人當時對一名美國高級外交官說,「……在這一刻,最讓我們難以承受的,就是一個喪失行為能力的總統,與對這裡不屑一顧的華府」。

亞洲金融危機讓東協對美國的態度產生一種矛盾:一種既憂心又憤怒的複雜之情。一方面,有鑒於在一九九三到九四年墨西哥經濟危機,以及一九九八年巴西與俄羅斯經濟危機期間,華府都曾迅速出手馳援,許多亞洲人重燃「遭到美國拋棄的舊恐懼」,認為東協國家—(除越南以外)都是美國的老盟友—對美國已經不再具有(經濟)重要性。另一方面,誠如柏格所說,在一九九七年下半年,「美國透過國際貨幣基金在東亞建立霸權的論點再次出現」。但到一九九八年,國際貨幣基金「看起來越來越不行,原本不佳的情勢更加惡化」。迪布等人指出,東協國家出現「反西方,反國際貨幣基金情緒」,「至少對美國如此」。東協諸國認為,華府只知一味強推它的新自由派作法,強調「以自由化與解除規範推動經濟進步」,對東南亞國家的命運大體並不同情。還有人認為,美國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最大受益者,因為這場危機使大批國際資金湧入美國。傑夫瑞.巴索雷(Jeffrey Bartholet)一九九八年二月二日在《新聞週刊》(Newsweek)撰文提出警告說,「美國越是想將本身意志強加在這個地區,引起反美情緒的可能性也越大……現在,美國、歐洲與其他外國公司能以跳樓大拍賣價買進亞洲資產;讓這些外來客更像投機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