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料為什麼Q彈好吃?對健康有害嗎?火鍋料製作過程大公開,原物料竟都是它

2023-12-22 10:00
台灣的火鍋料幾乎都是魚漿煉製品。(示意圖/取自PhotoKIng2017@Flickr)
台灣的火鍋料幾乎都是魚漿煉製品。(示意圖/取自PhotoKIng2017@Flickr)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

一鍋香氣逼人的火鍋裡,除了最一般的肉片、蔬菜、丸子和餃類之外,總還有一些不知道該怎麼定義的火鍋料。其實,他們都是魚漿煉製品,水產煉製品泛指拿一切水產進行煉製的產品,比方說花枝丸,就是用花枝煉製而成。

一鍋香氣逼人的火鍋裡,除了最一般的肉片、蔬菜、丸子和餃類之外,總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不知道該怎麼定義的火鍋料。不過,看起來挺好玩的,吃起來口感也不錯。像是外層用塑膠套裝起來的紅白蟹肉棒;又或者是薄薄一片,外圍一圈粉紅,中間可能是松竹梅或者是Hello Kitty的魚板;當然也別忘了空心長條,中間一圈深咖啡色的竹輪。這些食物到底是什麼?

「其實,他們都是水產煉製品!」前台灣區冷凍食品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何宗保表示。

更精確地說,是魚漿煉製品。這裡先簡單解釋一下煉製的意思,所謂的「煉製」指的是一系列加工的過程。從採肉、漂洗、擂潰到加入添加物,最後再加熱成形。只要是採用這種加工作法,不管採肉來源是什麼樣的肉品,最終都可以被稱為煉製品。水產煉製品泛指拿一切水產進行煉製的產品,比方說花枝丸,就是用花枝來煉製。而魚漿煉製品顧名思義,就是用魚肉來煉製啦。

不過,製作的細節有什麼?每個步驟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呢?

為什麼吃起來有嚼勁與彈性?秘訣在這!

製作魚漿煉製品的第一步,是「採肉」。採肉顧名思義就是取得魚隻身上能夠用做魚漿的部分。生產線上,會先把魚頭、內臟去除,接著切成一片片的魚片以供使用。接著進入第二階段「水漂」,這一階段裡,要將魚片清洗乾淨,去掉雜質、血水,以及一些殘餘的油脂。第三步是「脫水」,脫水的目的則主要是將魚肉裡殘餘的筋膜去除。

到了這裡,煉製品的原料已經處理完成,可以開始進入魚漿煉製品製程中最重要的階段:「擂潰」。擂潰所指的是使用打擊、研磨的方式,將魚肉弄碎成泥狀。之後,何宗保提到,會加入2~3%的食鹽,不斷攪拌使其與魚肉充分混和,讓魚肉中的鹽溶性肌凝蛋白溶出。這些蛋白會在魚肉泥間產生黏性,並在後期加熱時產生網狀結構,使得魚漿產生膠強度,這就是為什麼魚漿煉製品吃起來都會富有嚼勁與彈性的原因。

形狀出來了! 加熱後更是Q彈Q彈

再來的步驟是「成形」。魚板、魚丸等各種形狀不同的食物,就在這個步驟出現啦!想要做魚丸就揉成丸狀;想做魚板,就用模子壓出形狀。根據不同原料魚種與預計的產品種類,有些魚漿在擂潰後,需要低溫放置一段時間才能進行塑形,也有一些是可以直接塑形。差異在於,在越低溫度下凝固的魚漿,最終成品的彈性就越強。 (相關報導: 吃火鍋別只會放肉片!網激推「加1物」鮮甜又好喝,美味瞬間更上層樓 更多文章

成形後,就可以進入最後一個步驟「加熱」啦!加熱的目的是為了讓魚漿內的蛋白質變性凝固,這樣才會成為最終看到的產品。至於加熱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以不同種類產品的需求去決定。何宗保說到,像是丸子就須要放進水裡煮熟、蟹肉棒則是可蒸可烤,但竹輪就只能用烤的。加熱成形過後再冷卻,最後冷凍起來、分裝,就是市面上的看見的各種火鍋料啦!

顏色、膠強度、產量都要考量 狹鱈魚和金線魚最為適合

更多文章
寶雅1款護唇膏滋潤又保濕!他實測「脫皮乾裂的救星」,過來人:用掉很多支了
「開發電動車很燒錢,怕公司虧損!」日本車商本田重返F1,社長說出真正原因
蘋果iOS 18代碼疑洩漏!iPhone16「4大機型」、內部規格曝光 
今天冬至容易破財!命理師曝2轉運關鍵:一整年都逢凶化吉
黴漿菌肺炎超容易人傳人!如何判斷、多久會自己好?醫師曝出現4感染症狀立即就醫
全台急凍2天69人OHCA「僅救回10人」!28歲職軍猝死家門口、街友冷到腦出血「脫褲躺街」
新北19歲少年拒赴柬埔寨遭「脫光虐打上百下」嘔吐慘死!10惡煞遭續押3個月
紅海危機比長榮卡船嚴重百倍?貨運商恐藉機漲價
跑步也能永續愛地球,富邦「Run For Green」讓每一步都更有意義!
湯圓小小一個,4顆熱量=一碗飯!營養師公布「20種常見口味熱量排行」, 花生竟然只排第五
天氣預報》氣溫恐還沒到谷底!氣象專家示警「寒流還沒結束」,今晚1地區更低溫
控政見發表只有賴清德「零廣告、沒片頭打斷」 侯辦痛批三立淪政治工具
精神病人殺害父親,該怎麼判刑?最新國民法官判決5大爭點,揭開台灣邊緣家庭絕境
炎亞綸首開庭!遭爆「開1200萬天價和解金」 耀樂開直播公開真正條件
長輩眼中的「孝子」,為何砸死老父、頭骨粉碎濺血?國民法庭揭20年「弱弱相殘」照護悲歌
捷克校園「史上最大槍擊案」14死25傷!男學生先槍殺父親→到校掃射…已被警擊斃
天氣預報》今晨4度達本波寒流高峰!下一波冷氣團襲台時間曝,最冷時間點是這天
BBC看台灣總統大選:候選人首場政見發表會,三人土地醜聞成焦點
2024 Netflix 1月片單推薦!《京城怪物》第二部、《低谷醫生》,13部必追電影、影集讓人超期待
2023冬至習俗不只吃湯圓!民俗專家傳授8大開運、拜拜秘訣,讓財運事業運旺翻天
幕後》只能輸8席卻15席危險!民進黨現任立委羅致政、張廖萬堅意外陷苦戰
幕後》侯友宜秘訓辯論 柯文哲難捉摸國民黨擬定兵法伺候
名人真心話》台積美國廠困局何解?領導力專家25年經驗輸出:用人全球化先做功課
睡覺要先蓋毛毯還是棉被?日本專家曝最暖蓋法「防寒暖整夜」,穿襪子睡覺其實超NG
幕後》「柯文哲落選、你入立院吃香喝辣?」黃珊珊掌權民眾黨內訌
中共統戰宣傳秀戰機與媽祖 路透:中共企圖利用媽祖信仰影響台灣選情
「棄柯挺侯」開打!侯友宜平安夜同台鍾東錦、高虹安看球賽 飄散濃厚政治味
今天冬至!6大超商、量販店推湯圓和咖啡優惠,全家拿鐵買一送一、全聯任2盒82元
客家鹹湯圓怎麼煮才好吃?別只會加香菇、紅蔥頭!內行人加1物,湯頭鮮味大升級
2023冬至的禁忌有哪些?要怎麼拜才能開運?完整冬至習俗一次看
2023冬至日期是哪一天?為什麼要吃湯圓?冬至習俗由來一次看,做愛、熬夜小心衰整年
風評:中國對ECFA「切香腸」釋出的訊息
冬至別只會吃湯圓!中醫師大推「1類食物」很好吃,防寒養生顧腎氣
冬至6大禁忌曝光!不能做愛、也別回娘家,吃對湯圓數字才能添歲又添福
煮湯圓要先退冰嗎?主廚曝正確煮法「熟透Q彈不破皮」,多做1步驟不黏鍋底
陳偉華觀點:吹響COP28主旋律—印度以氣候話語權鞏固在新興經濟體領導地位
劉性仁觀點:賴清德主席領導下綠營是鐵板一塊嗎?
2023冬至節氣到!民俗專家揭6大開運方法與禁忌,湯圓這樣吃「連旺一個月」
揭仲專欄:侯友宜國防政見與賴清德明顯不同
汪志雄觀點:在黑暗的深淵,仍要仰望星空
王建煊觀點:如果沒有武統,你要公開道歉!
夏珍專欄:陳永康KO沈伯洋─賴清德哪壺不開提哪壺
觀點投書:蔡英文就地合法,賴清德憲兵站崗
觀點投書:清除光電蟑螂 賊喊捉賊而已
2023冬至節氣到!命理師曝8生肖好運來臨,第四名正財偏財旺、第一名事業飛速成長
暖暖包用完可以做什麼?丟棄時要剪開嗎?環境部給正確答案,不熱後還有2個隱藏功能
2023冬至是哪一天?別只知道吃湯圓!專家曝3大開運食物,能除衰氣接富貴
2023冬至節氣到!命理師曝不只要吃湯圓,還要吃「這2種食物」添壽去霉運
電暖器按1個「陷阱按鈕」電費爆噴!醫生教正確吹法:又省電、又保暖
2023冬至習俗》禁止行房、吃湯圓要雙數!6個鮮為人知的禁忌,觸犯恐衰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