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C寬量國際十年磨一劍 催生台灣資本市場多元豐富生態系

2022-02-25 14:30

? 人氣

熟稔外資生態圈的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致力對接國際,提升台灣中小企業長期股權價值。

熟稔外資生態圈的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致力對接國際,提升台灣中小企業長期股權價值。

全球資金受到從美中貿易戰、科技戰,到金融戰的過程,在資本帳上也掀起了資金重新配置的浪潮,而台灣在經歷了國際政經局勢變化淬鍊洗禮,隨著外資占台股持股比重的增加,台股加權指數也持續攀升至歷史高位。面對台灣發展的新轉捩點,以十年磨一劍之姿的寬量國際QIC挾持著過往協助中小企業與國際資本市場對接的豐厚經驗,繼往開來,強化資金市場競爭力,與台灣企業掌握新局,一起成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曾任職柏克萊證券、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證券、德意志證券、元大證券等內外資券商總經理,擁有相當亮麗且豐厚背景的寬量國際創辦人暨執行長李鴻基,於2012年創立寬量國際QIC,簡單來看,其核心業務是針對台灣上市櫃企業的公司治理、投資人溝通、股利政策等層面提出建議,藉此獲得國外機構投資人的聚焦與認同,提升股權價值,但這些業務服務卻很創新,跟常見的投資銀行不一樣。

走一條不同的路  對接國際  聚焦提升企業長期股權價值

為什麼要走一條迥異的路?熟稔外資生態圈的李鴻基分析,「台灣資本市場營運效率、國際能見明顯不足,國際投資銀行易大幅縮減在台灣資本市場資源,對缺乏外資分析師關注的中小型企業來說,恐更難得到國際資金青睞,加上國內券商則多半與國際機構投資人的關係並不密切,與國際投資者會有越來越難接軌的問題。」他強調,「如果再以傳統方式,只是專注於財報的數字,而非中長期的策略,對中小企業接軌國際資金,並無助益。」

因此,從創立初始,QIC便大膽破框,除了以全球的角度來評量每一個案子,不單以台灣作為主要考量,還打破傳統金融機構的既定業務,既不做經紀業務,也不做傳統承銷,目標就是幫助中小型企業,以為台灣資本市場做出真正有價值的貢獻。

「對企業來說,當不再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其實就代表不再成長。」李鴻基指出,「而台股是典型以中小型股為主力的市場,比重高達95%,穩定的獲利能力、具吸引力的現金收益率、透明的財務報表,這些皆是國際機構投資人「必看」的好標的,誰有辦法將自己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就有機會受到國際資金的青睞,所以摒除經紀、承銷,QIC更加聚焦,以專業的顧問團隊及綿密的網絡關係,提供企業資本市場客製化解決方案,並提供購併、股權投資、法人公關諮詢及證券市場相關研究等多元且優質的資本市場相關服務,協助企業提升資訊揭露透明度,強化與投資人溝通的品質,同時也達到提升企業長期股權價值。」

獨具慧眼發掘台灣優質企業  成功搭建國際舞台

當大部分人都將焦點放在知名大企業上的一舉一動時,李鴻基就格外重視隱身在大企業背後的這些中小企業,在QIC如同星探的「慧眼」下,舉凡包括穩懋、億豐、致伸、伊雲谷等數十家等公司,都從過去的未受到資本市場的充分了解,逐步獲得國際機構投資人的長期投資。

他以億豐為例,指出億豐不僅是隱形冠軍,說它是獨角獸也不為過,「只不過絕大多數的人,會難把窗簾與具有破壞性革新的技術,或是具有創新的商業模式等特質的獨角獸連結在一起,若再採用傳統方式就很容易錯失具成長潛力的優質企業。」因此,平均每年積極協助台灣企業舉辦超過5000場的國際投資人會議,更如同一場場國際性的「海選」,在來自全球的國際投資人評選下,為一家家具發展潛力的新星爭取亮相,及成功搭建上國際舞台。

李鴻基認為新經濟將為台股帶來新契機,台灣資本市場將形成多元豐富的生態系。
李鴻基認為新經濟將為台股帶來新契機,台灣資本市場將形成多元豐富的生態系。

新經濟活水挹注台灣市值將翻三倍  多元豐富資本市場生態系成形

做為全台第一家獨立金融顧問機構,迄今已堂堂邁入十年的時間,在這個承先啟後的時點,李鴻基更有感而發地指出,「2021年作為台灣新經濟元年,接下來將是台灣大展拳腳的好機會。」他舉例,台股這幾年出現越來越多「新經濟」公司,像是軟體、健康醫療等新興產業,雖然在台股的占比仍低、獲利也尚未大爆發,但市場都願意給出三、四十倍甚至七十倍不等的高本益比,和傳統舊經濟的十幾、二十倍相比大相逕庭,讓台股的資金有了新的去化管道。

新經濟公司將是未來經濟的成長活水,它的商業型態卻與舊經濟企業不同,沒有辦法很快產生正值現金流,需要不斷的增資,取得資金把產品做好,價值鏈做深做大,「往往在這過程中,創辦人的股權就會被稀釋,甚至會被資本家把公司拿走,如果沒有掌控足夠股權,他管理的能力也無從發揮。」李鴻基指出,大部份的投資僅著眼於投前,其實要扶植一個企業,投中、投後也同樣需要支持。

過去多年來,國內外券商研究單位的盲點,集中於現金殖利率,如今台灣的企業無需再靠現金殖利率來吸引投資人了,不僅存股型的企業、成長型的硬體公司皆可繼續存在,隨著更多新經濟的公司以及新舊經濟、線上線下商業模式結合的公司互相連動和刺激,台灣資本市場將形成多元豐富的生態系,也會帶來新的成長機會。李鴻基更大膽預言,「2031年,台灣會有超過100家新經濟類型的上市公司,其中10家市值會超過百億美元,並有20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在我看來,還有點被低估了!」

隨著資金在全球資本市場挪移,台股新主力和新產業的轉換正在成形,投資人的投資思維和選股邏輯,未來應將有更多轉變,如今站在一個關鍵轉捩點,已十年磨一劍的QIC將在李鴻基的領頭,與專家團隊持續一起為台灣企業揚起新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