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規劃》進大公司其實會毀了你的天份?好頭銜、高薪背後,失去的才更多

2020-09-02 16:57

? 人氣

在我離開企業後的幾年間,其實有幾次受邀再回到大公司就職的機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二〇一八年三月的某天我收到一封特別的來信,信的內容架構工整,用詞細膩專業,來信的是一位商場上赫赫有名企業家的特助,大意是說,該名大老闆看過幾次我在網路與雜誌專欄上對數位媒體的分析,覺得十分認同, 邀請我到公司會晤,希望了解我對數位內容媒體未來的看法。

說實話,收到這封信著實受寵若驚,沒料到一篇文章會有這樣的影響力。網路世界時常充滿驚奇,不只能被更多人看到,甚至讓某些領域的關鍵人物發現你。

難得有機會跟如此德高望重的企業家交流分享,我認真準備了各種資料, 也製作了簡報。當天開會相談甚歡,也互換了許多想法,後來那位大老闆問我願不願意到他的集團開拓相關事業,福利與薪資從優。

當時他問了我每個月收入多少,我沒想太多便照實回答。雖然只是一瞬間,但我留意到他語氣頓了一下。

見完面後,我的心情十分複雜,一方面受到業界大佬欣賞實在很有成就感,而且對方開出很好的條件,願意讓我有極大的發揮空間;另外一方面卻又感到掙扎,這麼多年自由自在的日子,收入不錯,想去哪就去哪,想發展什麼事業就去做。這樣的我,真的適合回到大企業上班、帶領一群下屬、向上級回報,對眾人負責嗎?

幾個晚上輾轉難眠,在「大企業專業經理人」和「小公司負責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交叉口徘徊。

這位企業家一共跟我見了兩次面,第二次開會時,其實我已經準備婉謝他的好意。他卻像是早猜出似的,沒特別說什麼,只是笑笑的對我說,「這個世界真是變了,有各種可能性。其實你這樣的生活也挺好的。」那天臨走前他對我說,只要我有任何想要發展的項目,別忘了隨時找他。

看開世俗職稱,建立健康的理財觀

小公司創業者需要具備各種技能,包含搞定產品、行銷、品牌經營、物流、品管、客戶經營、視覺設計、平台架設、法規、財務……既是CEO也是雜工, 所有流程自己必須一清二楚,即便發包給他人或是日後聘請了一些員工,也必須能掌握各項細節。

儘管一身武藝,卻時常沒有在大企業部門當主管的朋友看起來風光,動輒「某某集團事業群總監」或「外商公司業務部副總」,十足威風。有時遇到同學會或是交換名片的場合,心理素質得要夠強才不會感到不是滋味。

在大企業工作和自行創業,本質上是兩條不同的路。創業者行事自由、後果自負,若辦公室設在家裡成本更低;大企業上班,必須對上級和下屬負責,但好處是月月有薪水,組織能後援,即使業績不佳也不會真賠上自己存款。

兩條路各有各的風景,最怕是走在這條路上,卻老想著另一邊的好風光。

自行創業也有助於重新建立自己的理財觀。

當我還是個月薪上班族時,對薪水的安全感很高,總覺得每月初自動匯入的薪水像是月亮繞地球般恆常,我對「消費」這件事的需求,是用自己的薪水去定義,例如月薪五萬時就想花到三萬,月薪十萬時就想花到八萬, 隨著薪水提升,消費水平也拉高,東西越買越貴。

難怪常有人說,賺越多花越多,最後其實都差不多。

但自己創業後就不同了,每個月都不知道下個月能有多少營收,即便這個月業績極好,也沒人能夠保證下個月還有相同的成績,控制成本、儲蓄和理財至關重要,就像松鼠在冬季來臨前必須儲糧一樣的道理。

老實說,我也走過那段成為「小暴發戶」的冤枉路。當我開始從經營個人品牌賺到高額收入的前期,心態尚未調整過來,看著每月逐漸升高的業績,消費也跟著越來越驚人,雖然我不算十分熱衷時尚,偶爾還是會想買一些名牌來穿戴,加上酷愛旅遊,旅費的花銷累積起來也有一部名車之多。

後來開始列收支表之後,這才發現不得了,原來賺到的錢根本都沒有存起來,全都無聲無息的流走。行銷廣告這行,一年中有幾個月是淡季,但我卻老是以為每個月都有很好的收入,忘了要為淡季預備。

驚覺這點之後,我開始學習各種理財的方式,並且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 花錢前多想一想,購買網拍時先「加入購物車」但不結帳,若是過了幾天還想買再下單,避免衝動購物。

儘管並非理財專家,但我建議在家創業者在理財上採取穩健甚至保守一些的方式,避免高風險導致生活和事業一時週轉不靈,陷入借貸的惡性循環。

小,是我故意的

一些在數位跟新創圈的朋友曾經問我:「有沒有打算做更大的事業,例如發展大型平台或搞募資?」

記得那時我還傻呼呼地問,「拿這麼多錢要做什麼呢?」對我來說,拍影片、寫文章、做Podcast都不花什麼錢,想不通到底募資來做什麼?

朋友說,募資就可以得到很多錢,有了很多錢就能做更大版圖的事。

「所以,這代表我要開始跟別人報告進度,其他人有可能會反過來影響我的決策嗎?」我問。

「當然,別人給了你錢,就會希望知道(並指導)你怎麼用,也會有創投團隊來協助你營運。」朋友說。

其實也不意外,江湖上的道理就是:你既然收了錢,給錢的人就有權利出意見,不管這個給錢的人名稱是客戶、老闆、股東、還是創投基金。

我曾創辦一個共學社團A++ CLUB,不定期的開設生活美學和職場發展相關課程和演講。說實話,設立之時也面臨是否要實體擴展或是停留在一個共學社群就好。若是實體擴展必然需要企業化經營,例如定期開課、租賃固定場地、聘請更多員工、並將公司制度化。

我掙扎過好一陣子,考量當時一年有半年左右不在台灣,不久後也可能搬到海外生活,事業的彈性與機動性成為主要考量,於是便選擇固定成本最低的方式來進行。開課程的時候,我跟公司一位員工外加講師,三人就能完成,大型演講時則組一個短期專案團隊來進行。

當我搬到美國之後,課程便改成數位線上教學,儘管規模並不大,但因為作業流程相對單純、不用聘請很多員工、毋需跟許多講師協調,在固定成本極小化的狀態下,單位收益還算不錯,我在心情上也沒有沈重的負擔。

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是美國《企業》雜誌的總編輯,他曾出過一本書《小,是我故意的》,他指出,有些小公司明明有擴張的本錢或是募資的能力,但他們卻不這麼做,他們「不」追求營收成長,也「拒絕」擴展。因為他們的經營者知道,比起規模大、成長快,還有別的目標來得更重要。

這個目標時常被大企業所忽略,卻是他們持續致勝的關鍵。

每個經營者都應該知道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上的迷人之處,如果致勝的魅力並不適合「規模大」或「成長快」,一昧的追求規模與成長反而會成為扼殺產品的毒藥。

對我來說,維持創作能量、創造生活的美感並保持永無止盡的探索精神, 就是我的個人品牌核心價值。自由自在不只是因為喜歡這種生活方式,也是讓我的品牌能夠延續的核心。

當然,要能堅定意志地向擴張說不並不容易,尤其當世俗價值觀總是如影隨形,動輒被問到「公司有幾個員工?」「辦公室多大?位在哪?」時,更是讓人內心交戰。然而每當我收起行囊又往下一個國家動身時,總是不禁想起那些在當大企業執行長的朋友們,不知他們說了好多年的旅程到底出發了沒?

看開職稱和公司規模大小之後,最大的幸運是讓工作生涯像玩破關遊戲, 不再只是追逐公司座落的地段坪數、存款數字的累積或名片職稱的更新。

作者介紹│ 徐豫(Anita御姊愛)

歷練知名外商、本土百大企業多年後,選擇在家創業。成功打造個人品牌「御姊愛」成為網路知名意見領袖,也開創多元收入獲利管道。專長品牌行銷、居家美學、職場與兩性議題。

現為職業作家/個人品牌顧問/A++ CLUB、Life-Founder共學社團創辦人/美國P.I.S. 專業室內風格師訓練中心亞太區負責人。

曾為《壹週刊》、《商業周刊》、《GQ》專欄作家,並曾受邀參與台灣、北京、美國等地電視節目錄製。兩度榮登網路溫度計十大人氣指標「最受歡迎十大時尚網紅」、「最受歡迎兩性部落客」。

畢業於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曾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班,取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與商業策略學程認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價值投資學程認證、美國C.I.D.室內佈置師資格認證。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寫樂文化《在家工作:從職場裡自由,在生活中冒險的個人實踐》(原標題:不再迷戀大公司 小,才擁有最大的自由)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