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還沒亮就出門上朝,還得帶著羊肉當早餐…揭古代官員工作秘辛:不只有腦袋,更要體力好

2019-12-16 16:31

? 人氣

宋代王禹偁在〈待漏院記〉一文中寫道:「東方未明,相君啟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噦噦鸞聲。金門未辟,玉漏猶滴。撤蓋下車,於焉以息。待漏之際,相君其有思乎?」宰相在思考國事,大臣同樣在考慮國事,當然,不排除其他。好比說有個府尹不喜歡讀書,卻喜好冒充風雅,一天早朝,正是五更時分,他同侍從坐在待漏院,突然對眾官說:「昨夜我睡不著,偶爾讀完《孟子》一卷,好甜!」內相張臺隨口應道:「這書肯定不是《孟子》,而是《唐書》。」待漏院前往往聚集著大量早點攤,徐鉉就曾經面對「待漏院前燈火、人物、賣肝夾粉粥,來往喧雜,即皺眉惡之,曰『真同塞下耳』」。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宋朝,高級公務員不好當,屬於高危險行業。大中祥符初,真宗皇帝上午七時至九時上朝,使得文武官員往往遲到。知班官、驅使官會登記遲到官員並上報。遇有風雨寒暑,官員怕苦多託病請假,一旦發現,御史臺官即行彈劾。為了保住烏紗帽,絕對不能遲到,寧可餓著肚子也要堅持上早朝。

餓肚子上朝自然是件苦差事,有人因此揣著羊肉上早朝。宋代的朱彧在《萍洲可談》記載了這件事:「每位有翰林司官給酒果,以供朝臣。酒絕佳,果實皆不可咀嚼,欲其久存。先公與蔡元度嘗以寒月至待漏院,卒前白:『有羊肉、酒。』探腰間布囊,取一紙角視之,臡也。問其故,云:『恐寒凍難解,故懷之』。自是止令供清酒。」哎,順手牽一塊羊肉的後果很嚴重,竟然導致更換了早點,僅供應清酒了。但想想也好,大清早冷颼颼的,喝上幾口驅驅寒。

作者介紹│劉海永

文史學者、專欄作家。已出版《餐桌上的宋朝》、《一座城的民國記憶》、《一座城的人文祕境》、《一座城的美食風情》、《一座城的風雅往事》、《汴京紀事》等八部著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大宋饕客:從早市小攤吃到深夜食堂》

責任編輯/潘渝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