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太空競賽已逾半世紀,為何科技大國德國一直不參一咖?德國業者:數據與法律才是未來的關鍵

2019-10-28 11:25

? 人氣

最前沿的技術

總的來說,塞格特認為,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製造衛星是在浪費資源。它們應該專注於服務和數據建設。「對於歐洲的創業公司來說,最大的機會是在下游,因為它們可以從NASA或ESA免費獲取數據。這不是最好的數據庫,但是既然能夠免費獲取,那就已經走前別人前面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聚焦於服務將導致許多製造公司的破產。只有強者才能生存──空間技術中的達爾文主義──這是成熟產業的典型經歷。

與此同時,太空行業協會正在促進德國建立自己的太空港或發射中心。他們關心的不是那些足以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大公司,而是那些有望不再依賴別國就能發射火箭和衛星的小公司。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具備這種能力。有了自己的太空港或發射中心,該產業發展就更加順利。

儘管宏偉計劃更容易讓公眾著迷,但太空產業已經開發出許多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技術。由此,電池、陶瓷、太陽能、自動駕駛和輕質金屬等方面的技術都得到了發展。

猜想未來

衛星新技術的應用將會帶來更好的通信、天氣預報和導航。來自太空的圖像可用於監視珊瑚礁、森林、水位、火災或自然災害,還可以用於監察輸油管道、火車和輸電線路。這些圖像可以教我們認識地球,更好地思考全球變暖的問題。

為了促進太空技術的最大值應用,柏林空間技術公司的塞格特希望本行業能夠從事更多歐空局、空中客車或OHB公司所做的事情──要知道這些機構都是在燒納稅人的錢。他還提醒說,各個公司要堅持自己的長項,例如製造裝備、零件、衛星、火箭,組織發射或提供服務。各顯神通,而不是貪大求洋。

塞格特由此得出結論說:「我對現在成立硬體公司的做法表示懷疑,因為已經太晚了。」對他來說,德國太空產業的未來尚不清楚,但是有兩點是可以確定的:第一,按照現在的模式繼續下去,政府將花費越來越多的錢來維持領先地位,給出錯誤的方向,導致該行業無法取得任何真正的進步。

第二,政府、納稅人和公司都能意識到現在的模式缺乏效率,於是政府跳出衛星製造的泥潭,轉而購買太空服務。這樣一來,衛星製造的成本被省下來了,太空數據研究受到重視──而數據正是21世紀的黃金。

太空提供了無限可能,增長空間難以計數。在人類首次登月50年之後,政府面臨的真正考驗是能否建立起管理太空的法律框架,然後把產業放手交給市場,讓市場來滿足消費者所需。作為在此行業耗資不菲的德國,理當順勢而行。

文/Timothy Rook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德國之聲(原標題:科技發達的德國為什麼不競爭登月?)

責任編輯/柯翎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