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太空競賽已逾半世紀,為何科技大國德國一直不參一咖?德國業者:數據與法律才是未來的關鍵

2019-10-28 11:25

? 人氣

今年是人類首次成功登月50周年紀念。 「德國製造」並不是歐洲大公司發展太空產業的動力。業界人士認為,德國在該行業已經花銷巨大,但是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圖/德國之聲)

今年是人類首次成功登月50周年紀念。 「德國製造」並不是歐洲大公司發展太空產業的動力。業界人士認為,德國在該行業已經花銷巨大,但是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圖/德國之聲)

最近在柏林舉行的一次空間技術行業聚會,洋溢著對未來的樂觀情緒。不過,儘管宇航員莫雷爾(Matthias Maurer)展現魅力,出盡風頭,有許多重要問題仍然懸而未決。最大的問題不是火星移民,也不是將百萬富翁送上月球旅遊,甚至不是在月球開採礦物質。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作為科技的夢幻樂園,德國沒能走在太空競賽的前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除了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和布萊梅的OHB衛星製造公司,還有許多規模較小的創業公司也都在仰望星空。這些公司的希望所繫是歐洲空間局(簡稱歐空局,ESA),該組織由22個成員國組成,2019年的總預算為57.2億歐元(63.9億美元)。

德國是歐空局僅次於法國的第二大金主。憑藉這樣的實力,德國政府獲得了兩項成就:達姆施塔特的歐洲航天局合作中心(ESA in Darmstadt)和科隆的宇航員培訓中心。聽上去值得慶賀,但其實代價不菲:德國僅2019年對歐空局的貢獻就達9.27億歐元。

在國內,德國在太空項目上還另外支出了2.85億歐元。這看起來似乎很多,但與法國的7.26億歐元相比,只能說微不足道。總體而言,德國太空項目上的花費僅佔GDP的0.05%,落後於印度、義大利、日本、中國、俄羅斯、法國和美國。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歐洲太空政策研究所(European Space Policy Institute)的數據,美國的太空預算佔DGP的0.224%。

小公司的機會

花多少錢是一回事,怎樣花錢又是一回事──輿論對此有多有批評。目前,政府的最大現金花銷流向了大公司中空車和OHB。

創業公司柏林空間技術(Berlin Space Technologies)的業務與戰略總監塞格特(Tom Segert)看好未來。他在接受德國之聲記者採訪時說:「德國的大公司和小公司都在覺醒,他們意識到大事即將發生。」

塞格特說:「在德國,我們擁有技術,卻不考慮需求。」他指出,那些大公司正在忙於大型國際項目,製造大型衛星,而不是市場實際需要的小型衛星。這就是柏林空間技術公司想要填補的空白。

這家公司由三個朋友於2010年創立,目前擁有29名員工,致力於研製小型衛星系統──大小尺寸從微波爐到洗衣機不等──及其背後的技術。

塞格特說:「太空這樣的地方,你總可以創新,做前無古人之事。我曾經還不知道政府主導的項目如此官僚主義,留給我大把的機會。」迄今為止,該公司已參加了50多次太空任務。

製造一顆衛星需要耗時1-2年。該公司打算從單顆衛星製造轉向大規模衛星生產。為此,他們已經在印度成立了一家合資企業。衛星大規模量產以後,製造時間可以縮減為一到兩個星期。這就降低了成本,讓衛星在空間軌道上連城網絡,形成「衛星星座」。

最前沿的技術

總的來說,塞格特認為,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製造衛星是在浪費資源。它們應該專注於服務和數據建設。「對於歐洲的創業公司來說,最大的機會是在下游,因為它們可以從NASA或ESA免費獲取數據。這不是最好的數據庫,但是既然能夠免費獲取,那就已經走前別人前面了。」

聚焦於服務將導致許多製造公司的破產。只有強者才能生存──空間技術中的達爾文主義──這是成熟產業的典型經歷。

與此同時,太空行業協會正在促進德國建立自己的太空港或發射中心。他們關心的不是那些足以將人類送入太空的大公司,而是那些有望不再依賴別國就能發射火箭和衛星的小公司。目前,只有少數幾個國家具備這種能力。有了自己的太空港或發射中心,該產業發展就更加順利。

儘管宏偉計劃更容易讓公眾著迷,但太空產業已經開發出許多影響人們日常生活的技術。由此,電池、陶瓷、太陽能、自動駕駛和輕質金屬等方面的技術都得到了發展。

猜想未來

衛星新技術的應用將會帶來更好的通信、天氣預報和導航。來自太空的圖像可用於監視珊瑚礁、森林、水位、火災或自然災害,還可以用於監察輸油管道、火車和輸電線路。這些圖像可以教我們認識地球,更好地思考全球變暖的問題。

為了促進太空技術的最大值應用,柏林空間技術公司的塞格特希望本行業能夠從事更多歐空局、空中客車或OHB公司所做的事情──要知道這些機構都是在燒納稅人的錢。他還提醒說,各個公司要堅持自己的長項,例如製造裝備、零件、衛星、火箭,組織發射或提供服務。各顯神通,而不是貪大求洋。

塞格特由此得出結論說:「我對現在成立硬體公司的做法表示懷疑,因為已經太晚了。」對他來說,德國太空產業的未來尚不清楚,但是有兩點是可以確定的:第一,按照現在的模式繼續下去,政府將花費越來越多的錢來維持領先地位,給出錯誤的方向,導致該行業無法取得任何真正的進步。

第二,政府、納稅人和公司都能意識到現在的模式缺乏效率,於是政府跳出衛星製造的泥潭,轉而購買太空服務。這樣一來,衛星製造的成本被省下來了,太空數據研究受到重視──而數據正是21世紀的黃金。

太空提供了無限可能,增長空間難以計數。在人類首次登月50年之後,政府面臨的真正考驗是能否建立起管理太空的法律框架,然後把產業放手交給市場,讓市場來滿足消費者所需。作為在此行業耗資不菲的德國,理當順勢而行。

文/Timothy Rook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德國之聲(原標題:科技發達的德國為什麼不競爭登月?)

責任編輯/柯翎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