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神樂坂花街的森巴舞

2016-11-03 07:00

? 人氣

神樂坂花街。(旅遊網)
神樂坂花街。(旅遊網)

神樂坂每年夏季都有阿波舞遊行,許多學校、醫院、寺廟參與表演,但我沒遇過。這一趟倒是碰上為期兩天的神樂坂彩祭。緩坡的街道旁,用鋼架搭了一個臨時舞台及白色的攤棚,節目正準備開始演出。首先有十幾個混雜了紅色儀隊服裝、馬戲團小丑服,戴著有白色羽毛高帽,腰間掛著小鼓的樂手在台上使勁地表演,接著八位穿著清涼、身穿鮮艷的佳麗一身巴西森巴舞打扮,披帶紅、黃、綠、白羽毛翅膀、頭戴羽飾后冠,在舞台上下猛跳森巴,其中幾位舞者皮膚黝黑,像來自東南亞。她們跳的森巴雖沒有巴西舞者馬達般的屁股扭動,但也算花團錦簇,讓觀眾驚豔。森巴舞表演舞台前擠滿各種站姿與蹲姿、穿著整齊的人,男女老少均有,我技不如人,擠不進去,只好站在舞台側邊觀賞、拍照,看不到舞台上與舞台下的全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整個神樂坂街頭其實就是一個舞台,置身其中,可以欣賞街弄間邊走邊演奏的三味線藝人,體驗藝妓與客人互動時玩的「座敷遊戲」,也有街頭表演、收集印章等等,街頭上還有江戶時期的人力車以及復古的車伕,供遊客拍照留念,江戶懷舊風情加上當代流行娛樂,頗有新舊交融的趣味。

日本大大小小的祭典難以計數,除了民間傳統節慶(如「火節」或代表除夕的「大晦日」)、季節更迭(如櫻花季的「花見」)、地方政府主打結合在地特色的祭儀活動,也有商社、店家自行籌辦的小型民間祭典,如緣起高知的夜來祭(よさこい祭り)以及各地仿效的山寨版(包括東京的「DREAM YOSAKOI」祭)。祭典的形式及內容,多與地方公共空間、社團、居民、自然景觀建立連結與互動機制。

日本人在公領域中拘謹、壓抑,凡事重紀律;一到祭典,扛著神轎遊行,穿著丁字褲相互推擠較勁,展現高昂的鬥志,神奈川甚至還有「鐵男根祭」,展示不同色彩、大小的陽具,讓人摸拜,似乎只要盡情融入,就能將平日不外顯的能量釋放出來。時至今日,日本的節慶仍是日常生活娛樂,在保存舊傳統的同時,也賦予新的內容,兼有吸引觀光客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各項儀式活動不乏老中青各世代齊聚一堂的畫面。神樂坂彩祭以及淺草的粹祭(粋の淺草)皆是商店街自發性社團主辦,兩地的祭典也聯合做文宣,在同一張彩色銅板紙上,註明各式各樣的活動。

淺草粹祭。(來源;江戶日本)
淺草粹祭。(來源;江戶日本)

有些朋友對於神樂坂祭典加入森巴舞,不太能接受,認為異地風情取代了傳統表演,有些「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憂慮。我倒是一派輕鬆,日本人本來就擅長擷取他者文化,並快速轉化為自我文化一部分,高效率的移植模仿和文化認同過程,是日本文化得以持續發展並影響其他國家的關鍵之一。這項民族及文化特質,也充分顯露在祭典活動之中,所以每年的巴西嘉年華,會吸引日本人前往取經,回來之後為地方祭典添增「異」色。

如單就祭典規模或表演團隊、節目內容數量來看,日本各地祭典大概很難超過台灣的中、大型廟會,但台灣的廟會屬於某些特定階層或社群的活動,較少看到不同世代的公共參與,或為祭典的視覺藝術部分集體創作。

稍稍觀察一會兒彩祭,回頭進入來神樂坂必到的上島咖啡店,喝杯咖啡,記下一些小小心得,慢慢回味方才的森巴舞,直至薄暮時分,才走出咖啡店大門。華燈初上的神樂坂行人漸稀,撩人的夜色,倒為心情稀微的異鄉人添了幾分嫵媚。

*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