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哭就該馬上過去抱?日本精神科醫師岡田尊司這樣說…

2016-09-30 07:20

? 人氣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擁抱和哺乳幾乎同樣重要。就算給予再多營養,只要缺乏擁抱,孩子就無法順利成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擁抱與身體接觸,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基礎,也是培養依戀的原點。藉由擁抱,不只孩子會對母親產生依戀,母親對孩子的依戀也會加強。無論原因為何,不怎麼擁抱孩子的母親,對孩子的依戀容易變得不穩定,拋棄孩子的可能性也較高。

孩子一哭就抱的母親,對孩子的依戀較容易穩定,放任孩子哭泣的母親則易與孩子形成比較不穩定的依戀關係。

擁抱這個說起來非常原始的行為,對於孩子是否能健全成長,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對兒童而言,擁抱不只影響到心理,也影響到他們的生理發展。這個行為能促進兒童分泌成長激素及神經生長因子、提高免疫力的物質等。此外,還能刺激分泌能夠穩定精神的神經激素及神經傳導物質。

擁抱不僅是肢體接觸,也象徵「支撐、守護」的行為。經常被擁抱的孩子乍看之下愛撒嬌又柔弱,實際上卻有著堅強的養育基礎。而這種影響甚至會持續到孩子長大成人。

與特定對象的連結

如前所述,肢體接觸雖然對生命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依戀」卻不只是停留在擁抱層級的問題。依戀要能夠成立,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要素。

過去,一群懷抱改革理想的人,思考是否能以更有效率的方法來育兒。他們的結論是,一個母親只照顧一個孩子太沒有效率,與其如此,不如讓複數雙親共同分攤時間,輪流公平地照顧每一個孩子,如此一來不但更有效率,還能培養出不依賴父母,更獨立出色的孩子。

這「劃時代的方法」很快地付諸實行。不料,幾十年後,人們發現以這種方式養大的孩子身上出現了重大缺陷。他們對親密關係抱持消極態度,人際關係也比較不穩定。他們的下一代更是明顯表現出對周遭事物冷漠與疏離的傾向。

這是發生在以色列集體農場「吉布茨」的實際案例。這種實驗性的嘗試所帶來的教訓告訴我們,以效率為本位的育兒行為徹底遺漏了「依戀」這個課題的重要性。

其造成的弊端不只影響幼兒時期,更導致成人之後不穩定的依戀形式,這是已獲得公認的結論。不過,實驗結果也證明,對於那些同樣在吉布茨中長大,但可以與親生父母一同過夜的孩子,這種負面的影響就會明顯降低。

這個「實驗」的結果顯示了依戀中不可或缺的一種特性:依戀的對象必須是「經過選擇的特定對象」。這種「選擇性依戀」是與特定對象(依戀對象)之間的特殊連結。對孩子而言,依戀對象必須是他人不可取代的特別存在。孩子與這個特定對象之間形成隱形的緊密連結,可稱之為「依戀聯繫」。

一個孩子無論再多人疼愛,給予再多充分的肢體接觸,都無法培育出穩定的依戀。因為最重要的是孩子與特定對象之間的穩定關係。若幼年時期與太多人產生連結,反而會助長依戀障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