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老闆談加薪有撇步!資深口語表達講師:掌握這3個重點,讓你成功達到目的

2019-05-08 17:29

? 人氣

(圖/Hahow好學校提供,Photo Credit: Anting Da)
王介安說,「談判」不太可能是一次搞定的事,過程中要懂得隨時動態的調整自己。(圖/Hahow好學校提供,Photo Credit: Anting Da)

當我們的教育與溝通連結時,我相信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介安老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因此我特別想請教老師在「家庭」與「學校」教育上的話題;但我選擇了相對嚴肅一點的切入口:「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目前還欠缺什麼?」介安老師回答:「缺乏『溝通』,近年來雖然有很多通識課、以及人格教育法被推崇,但學校與家庭往往都用錯方法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溝通」,尤其是 1~7 歲學齡前的孩子,這個階段的關鍵是「模仿」,而 7~14 歲的關鍵則是「崇拜」。如果爸媽說髒話、亂丟垃圾、整天盯著手機螢幕,孩子也會有樣學樣;而當他們長大了,開始要尋找崇拜對象時,父母或師長也不會是首選。他說起自己曾在公園聽到一個小學女童,指著她的弟弟罵到:「我跟你說,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他納悶一個孩子怎麼有辦法說出這樣的話?可能是日常與長輩相處中被影響的。

「爸媽應該先意識到,改變自己的言語習慣有多麽重要;用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因為⋯⋯所以⋯⋯。』試著對孩子講出『動機』和『原因』,而不是強迫他們就該這樣。」教育是讓人的腦袋開始思考、有分析與邏輯能力的過程,但現代人越來越講不出自己的動機,說話也欠缺邏輯,這都是沒有受良好溝通訓練的結果;一旦「教育」與「溝通」連結在一起,孩子就能懂得跟父母溝通、跟老師溝通,進而與世界溝通。

「我們該幫助孩子學會溝通,並理解自己,而不是看著他們用非常極端的方式處理人生中的挫折;當我們的『教育』與『溝通』連結在一起時,我相信這世界會變得更美好。」

介安老師自己與 7 歲的雙胞胎女兒相處時,也常訓練她們和彼此溝通;有次女兒荳荳霸佔了玩具很長一段時間,而沒那麼擅長玩這個玩具的女兒芽芽,就跑來找他告狀:「為什麼她可以玩這個玩具比較久?我也想玩啊!」介安老師指著家裡的吉他說:「這把吉他是誰的?」芽芽說:「是爸爸的。」

「不是喔,是全家人的,妳為什麼會認為這是爸爸的吉他呢?」女兒直覺地回答:「因為爸爸會彈啊!」這時介安老師笑著說:「沒錯,那媽媽可不可以玩吉他?也可以啊!但媽媽比較不會彈,所以她玩吉他的時間比爸爸少對不對?」當這樣舉例後,女兒就懂了。孩子能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中成長,逐漸與身邊的人更好的互動,身為父母一定要有耐心的引領他們,讓他們敢表達、敢說話、能思考,而不是一直強調激發孩子的智商、刻意訓練他們變得更「聰明」。

求知若渴,堅忍不拔

介安老師是我訪問過的人中,跨領域最廣、且能深耕一門知識 20-30 年的專家級人物,在專訪尾聲我請教他:「你是怎麼在跨越如此多的領域中,還能保持不斷專注的學習呢?」他說其實就是四個字:「堅忍不拔。」在過往的歲月中,不服輸的精神一直伴隨著他,不到 30 歲介安老師就成立自己的公司,每當碰到困難時他就想著該如何克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