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專文:杜文正「裝飾」人文空間

2016-04-17 06:30

? 人氣

例如他在設計裝飾「居意古家具生活館」時,裡面原有一根大圓柱,在縱深的展廳顯得很礙眼。但那是支撐房梁的原有結構,不能改變。圍起來也無法藏住拙。杜文正奇思妙想,又創造了另三個相同圓柱,錯落有致地把整個展廳裝飾成像是故意分割出的四個空間。把一項缺陷,變成一道新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展廳中間的過道比較狹窄,杜文正就把過道的平牆改成鐵灰色金屬的斜牆,增加了變化和波浪形,給人一種空間的流動感。原展廳地面部分是觀音山石板,有鄉土古樸之風,但全用石板,成本太高(這也是建築跟詩歌、繪畫等不同之處,是必須考慮的),杜文正則搭配以木板地,形成錯落,這個「拙」又變成了新奇。

那麼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從哪裡來?杜文正認為,建築是理性與感性的結合,理性可以教,感性則只能源於自身的人文藝術熏陶,正如詩歌的「功夫在詩外」。杜文正喜歡讀書,欣賞音樂,收藏字畫古玩,尤其愛下圍棋。他認為下圍棋既要顧及細節、又要照顧全盤,這正是裝飾設計所需要的。而他幾十年來對圍棋的研究,對他的設計所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是無法用語言傳遞的。

杜文正還喜歡古典音樂,特地把自己的幾百張古典音樂CD按作曲家姓氏字母編輯了一本目錄。而對自己鐘愛的曲目,還會搜集多種版本做比較。從杜文正的裝飾作品中,可以很明顯感覺到古典音樂對他的影響。如果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他設計的空間裡,腦中甚至可能會響起某段18、19世紀的經典作品。而難以想像一個熱衷披頭士、搖滾樂的人能設計出杜文正那種典雅的裝飾。

第三,尊重用戶個性的輔助美學

安蘭德《源泉》中的天才建築師洛克有個信條,他的設計只是自我美學觀的實現,而完全不在乎市場和客戶需求。安蘭德的目的,是要通過主人公的作為,把個人主義精神強調到極致,以此闡述她的哲學思想。洛克的做法跟現實有相當距離。而杜文正的空間美學,則是在追求自己風格特色的同時,不跟客戶市場對立,力求讓客戶滿意。他很早就提出「公私兩性論」:公共場所的設計,商業中心或辦公室等,強調共性,求「最大公約數」,讓使用的大眾都能接受。私人居室的設計,則重視客戶的獨特性,「尊重使用者的個性」,而不是設計師本人的任性。

杜文正強調,「每個房主的個性不同,空間設計和室內裝飾等,就要根據用戶的喜好來設計,怎樣裝飾,必須符合房主的喜好,而不是完全由我來決定。」當然,杜文正會提出建議,等於「輔助美學」。

杜文正以裝飾企業家的豪宅著稱,而具體怎麼設計和裝飾,往往是富豪太太做主。成功男人背後都有個能幹的女人,家庭布置裝飾,女主人的意見當然舉足輕重。是富豪就難免在居家裝飾上有炫富心態。那麼要說服富太太不炫富、不鋪張、再加上一些人文氣息,難不難呢?杜先生說,早期有些難,但他耐心講解。後來他名氣大了,富太太們就更多尊重他的權威,認同他的道理。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有藝術藏拙、化缺陷為景觀的功夫,還由於他能因地制宜,藝術地處理客戶的某些超常要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