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  

約 122 項搜尋結果
隨著國境解封、防疫政策放寬,引來不少人好奇,究竟2023年新冠疫情會不會結束?(圖/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新增20768例本土確診、26例死亡!2023新冠疫情將要結束?醫揭2關鍵數據示警

新變異株XBB.1.5有更高傳染力,可能會提升住院個案數目以及死亡人數。(資料照/顏麟宇攝)

新冠變種病毒XBB.1.5傳染力更高,打過疫苗也防不住!4大QA看懂最新變異株殺傷力有多強

2022年12月,中國新冠疫情大爆發之際,宣布放下清零政策,讓各國謹慎以對迎接大陸客。(AP)

陳昭南專欄:全球疫情海嘯來襲?中國大開國門,變異病毒嚇壞全世界!

BF.7、BQ.1.1、XBB襲台,3大新興變異株QA一次看!(示意圖/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新增44601例本土、42例死亡!BF.7、BQ.1.1將取代BA.5成為主流病毒?新變異株症狀、疫苗保護力QA一次看

WHO秘書長譚德塞表示,新冠肺炎(武漢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大流行有望結束。(資料照,美聯社)

新冠肺炎》全世界需要「把握這次機會」!世衛公布最新數據,譚德塞:全球疫情大流行有望結束

新冠變異株BA.5肆虐全球,台灣也陸續傳出病例。對此,沈正男提醒,台灣人流指數繼續上升,恐給BA.4、BA.5一個擴散的機會。(圖/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新增17549例本土、48例死亡!BA.4、BA.5入侵台灣,醫曝1數據:九月恐有擴散機會

招名威提到,5月日本各地確診病例開始減少,直到近日因為BA.5病毒株入侵,染疫數逐漸增加。(資料照/柯承惠攝)

新冠肺炎》BA.5大舉入侵,日本疫情再升溫!專家分析台灣現況:恐重返8萬例高峰

回顧過去2年的各國疫情,似乎每3個月就會爆發一波大流行,因此可以推測新一波疫情將發生在冬季。(資料照/柯承惠攝)

新冠肺炎》新變種病毒BA.4、BA.5來襲!專家預估爆發時間點,大流行前快做3件事自保

Omicron新亞型變種BA.4、BA.5來襲,醫師警告,關於變種病毒有3件事一定要知道!(圖/指揮中心提供)

今日新增66119例本土確診、123例死亡!新變種病毒BA.4、BA.5來勢洶洶,醫曝3件事一定要知道

台灣將於15日放寬邊境管制「3+4」,新的變種病毒會跟著進來嗎?對此,醫師分享一張圖表解釋,不用過度擔心。(資料照/顏麟宇攝)

新冠肺炎》比BA.5更可怕!前台大醫預估「真正敵人」來襲時間點,直言:差不多要出現了

Omicron患者初期五大症狀中出現「腦霧」,可能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時的記憶力。(資料照/柯承惠攝)

Omicron多輕症不用怕?最新研究曝「1大後遺症」恐致大腦受損、終身無法工作

2022年4月15日,北韓民眾戴口罩參加太陽節慶祝活動(AP)

「零確診策略開始崩塌,重開邊界無可避免」!全國沒有人打過疫苗的北韓該怎麼辦?

當心Omicron不明感染源,專家表示,喉嚨痛、咳嗽或是流鼻涕等持續三天以上,最好做一下PCR篩檢或是快篩。(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Omicron症狀與感冒難分辨,專家提醒:3大症狀持續三天要就醫

Omicron病毒在香港爆發,醫師提醒,如果特定族群疫苗覆蓋率過低,台灣就會變成下一個香港。(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2例本土確診!戴口罩已無法攔住Omicron,醫師提醒「台灣不能變成下個香港」

印度神童阿南德曝第三次世界大戰可能發生時間點,此外,全球也正面臨的3大嚴重課題。(圖/翻攝自YouTube@Conscience)

印度神童最新預言示警!第三次世界大戰恐在「這時間點」爆發,全球將面臨3大危機

香港疫情爆發,年長者疫苗覆蓋率低成隱憂,前台大醫師林氏璧呼籲「台灣應以香港為借鏡」。(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5例本土確診!台灣應以香港為借鏡,前台大醫憂「1指標」不足恐擋不住Omicron

歐美國家逐步解封,台灣何時可以跟進,重新開放出國玩?對此,醫師表示「3年內都不敢奢求」,因為時間和金錢成本太高了!(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何時可以出國旅遊?2成本代價太高,醫師直搖頭:3年內都不敢奢求

新北板橋傳出一家四口確診不明感染源,醫師曝可能傳播途徑,並樂觀認為台灣離清零不遠了。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10例本土確診!板橋一家4口染疫「感染源不明」,醫師一語道破最可能途徑

印度神童阿南最新預言再度命中,他表示,全球疫情恐再升溫。(圖 / 翻攝自YouTube)

印度神童最新預言又成真!示警二月將有2大災難「台灣也包含在內」,疫情最快這時候才會好轉

Omicron像流感不用怕?醫師曝「與病毒共存」恐面臨的3大超慘後果。(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23例本土確診!「與病毒共存」3大嚴重後果曝光,醫師示警:很多人想得太輕鬆了

國內疫情爆發,民眾擔心自己確診紛紛預約施打第三劑疫苗,近日,卻有旅美曾確診網友表示,「台灣人防疫心態有點太病態了!」(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10例本土確診!他曝確診後痊癒完整經歷,揭擊垮台灣人的其實是「病態緊張感」

《World Data》公布全球防疫警戒等級分數,台灣的表現幾乎是先進國家中最低的。(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新增17例本土確診!台灣「Omicron防疫分數」先進國家最低,醫師預言染疫人數過不久後就會暴增

新變種病毒Omicron肆虐,歐美多國疫情再創新一波高峰。圖為英國設置「國家新冠紀念牆」來紀念新冠疫情受難者。(資料照,美聯社)

「Omicron是善類」 沈富雄曝終身免疫有望:全球疫情將在第3季結束

諾查丹瑪斯的《百詩集》預言新冠變異毒株Omicron、Delta的出現。(圖/取自Jessica Adams個人網站)

400年前預言變種病毒爆發!傳奇先知再曝2022年8大災難,經濟、氣候都逃不過

南非5歲以下罹患Omicron變異株的孩童,已超過100位了。(示意圖/取自photoAC)

南非Omicron疫情不尋常!專家曝逾百位5歲以下兒童確診,前所未見現象引恐慌

Omicron傳染例高達500%變異株感染數持續上升。(圖/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確診+0!Omicron新變異株傳播力增加500%,醫曝台灣必須做到3件事才能防

黃軒醫師表示,Omicron具高傳染性,目前多以輕症為主,而入院病患大多是40歲以下年輕人。(圖/指揮中心提供)

Omicron變異株3大症狀曝光,重症醫:染疫住院多為年輕人

行政院長蘇貞昌21日早上召開擴大防疫會議,指出我國周邊鄰近國家疫情仍屬嚴峻,相關邊境管制措施仍需按現有規劃持續進行。(行政院提供)

全球疫情出現回溫趨勢 蘇貞昌:邊境管制措施按規劃進行

醫師提醒,在全球疫情結束前,完整接種疫苗者仍要小心突破性感染。(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確診+0!打滿2劑疫苗仍突破性感染,醫師曝「保護力下降」 關鍵時間點

後疫情時代的投資人該注意哪些事呢?5G、 電動車要繼續追嗎?(示意圖 / 取自Pakutaso)

全球疫情沒完沒了,如何聰明躲過股災?6個投資原則要記牢,散戶都該看

黃軒醫師指出,若全球疫情要達到「清零」狀態,有3大關鍵必須改變。(示意圖 / 取自Pexels)

想回歸正常生活?名醫分析「全球清零」3大條件:沒解決,每年都得打疫苗

疫情效應持續擴散,遠雄港業績水漲船高 (圖/財訊)

你不知道的貿易戰受惠股:美中對抗、香港轉單、全球疫情,都讓它生意愈做愈大

毒理醫學專家招名威警告,Delta病毒已在台灣門口,尤其這2種人特別容易被感染。(圖/指揮中心提供)

Delta病毒已在台灣門口,專家曝2種人最容易被感染

為何有了檢疫措施、防疫物資、疫苗,全球疫情還是持續失控?重症醫師揭背後原因。(示意圖/資料照)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失控,都是因為「奇異效應」效應在作祟!醫師嘆:這心態害慘大家

20210615-台灣新冠肺炎三級警戒,各地疫苗接種站15日同步為民眾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柯承惠攝)

華爾街日報》航運業、晶片業又遇阻礙:亞洲新一波疫情干擾全球供應鏈

本土疫情不斷延燒,台灣在「全球抗疫排行榜」上從第5名下滑至第15名。(圖/資料照)

疫情嚴峻》慘輸中國!台灣抗疫成績跌到10名以外,專家揭背後關鍵原因

無國界醫生在日內瓦世界貿易組織(WTO)前展開的橫額,呼籲多個政府在大流行期間停止阻礙知識產權豁免議案。(Pierre-Yves Bernard/MSF)

新冠疫苗產量太少?南亞工廠空有產能卻無法生產!專利豁免成當務之急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某市場。糧農組織稱,開發中國家的總體價格已連續11個月上漲,達2014年以來最高水準。(ANITA POUCHARD SERRA FO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華爾街日報》疫情下的餐桌:食品狂漲、購買力急降 開發中國家糧食危機加劇

2021年5月19日,北韓(朝鮮)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報導台灣疫情(翻攝影片)

台灣疫情加劇受國際關注 北韓中央電視台也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9)日捎來好消息,我國透過COVAX獲配的第二批AZ疫苗,共約41萬400餘劑將於今日下午運達桃園國際機場。(資料照,顏麟宇攝)

41萬劑AZ疫苗將抵台!1周後就可投入施打、效期可到8月底

印度疫情慘痛大爆發,圖為病逝者家屬痛哭。(AP)

自己打都不夠了!印度第二波疫情大爆發,嚴重拖累全球疫苗供應

富邦集團發揮無國界的人道關懷精神,援助印度對抗疫情(資料照,林瑞慶攝)

疫情重創印度 富邦集團捐贈新台幣3000萬元援助

台灣僑胞於澳洲四大城市發起串連活動,支持台灣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墨爾本台灣同鄉會提供)

全球疫情吃緊》WHO看這裡!澳洲台僑再籲:讓台灣一起守護世界健康

2020年G20峰會:受到疫情影響而以視訊方式進行(AP)

華爾街日報》疫情新衝擊「視訊疲勞症」:外向者更容易倦怠

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AP)

新冠疫苗不到一年就會失效! 77位科學家警告:需修改配方防堵變種病毒

疫情導致歐美消費品需求暴增,卻也造成航運人力與船班大亂,全球都出現貨櫃不夠用的「貨櫃荒」。(AP)

不是沒有船,是沒有貨櫃!疫情衝擊讓全球海運大亂 經濟復甦難上加難

中、港、台兩岸三地嬰兒出生率不斷下降。(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股票下跌、利率走低⋯⋯疫情帶來的「嬰兒荒」可能影響全球數十年

中國疫情:北京市民出門戴口罩(AP)

新冠疫情何時會結束?專家預測:中國疫情可望年底緩解,全球結束至少再5年

美國疾管署近日表示,要達到更好的防護效果,應戴雙層口罩或打結讓醫用口罩更與面部貼合。不過也有專家不同意此建議。(德國之聲中文網)

雙層口罩防疫效果好,還是會讓空氣漏進去?美國專家還未達成共識

澳洲智庫羅伊研究所發表「全球抗疫表現報告」,台灣位列第三名。(取自Lowy Institute)

台灣抗疫表現全球第三!澳洲智庫「防疫成績報告」:非民主國家沒有比較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