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數字是政治,不是數學:《正解!中國經濟數據》選摘(1)

2016-03-29 05:20

? 人氣

《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書封與作者

《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書封與作者

重點不是「正確嗎」,而是「為什麼」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像中國這樣龐大、人口這麼多的一個開發中國家,統計資料會出現一些誤差是可以理解的。就算是規模小得多、經濟高度開發的國家,統計數字也只是實際情況的估計值。

因此,本書不是要計較中國的統計資料,或是其他資訊多麼不精確。我寫這本書的初衷,是要提醒大家:了解中國的資料,必須先了解這些數字是如何、為什麼被定義、收集和公布,以及當資料有疑問時—無論是被誇大或被隱瞞—可以怎麼辦。當中國這顆經濟新星持續升起,需要了解中國數據的人會越來越多,也成就了本書的寫作。

我自己對中國相關數據的涉入,是從研究中國消費者商品與服務開始,一路持續至今。1994年,我在歐睿信息諮詢公司(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擔任中國市場研究員時,開始撰寫一系列有關中國消費市場的報告。後來我跟搭擋保羅.法蘭奇一起成立了「解讀亞洲」(Access Asia)研究機構,也針對中國消費市場寫了一些專業的貿易報告。此後我的工作就變成試著去解讀過去20年中國經濟黃金時期中,資料經常出現矛盾的現象。

當時的經驗告訴我,對於中國發布或引用的資料,都必須無比謹慎應對,包括其來源、計算方法、定義、發表方式、政治目的、時機點,以及對它的解讀等等。如今當被問到對中國經濟的觀點時,我會很清楚使用那些有點無趣的技術細節,告訴他們在研究中國市場時必須非常小心地解讀中國經濟的數據,挑戰那些在中國已被普遍接受的觀點及運作方式。多數人第一次踏上中國土地時,都會發現和他們原本想像的全然不同。我從1988年就開始走訪中國各地,至今仍不時會感受到來自不同文化的衝擊。

本書分為三部。第一部是總體經濟的數據;第二部是企業、貿易和產業資料;最後一部是與中國人民及消費者市場相關的統計。這三部都在建構中國資料形成的真實情況,讀者能夠從中認知環繞這些數據的議題,從而更謹慎地接近中國市場。

我無意貶低中國,也不是勸大家對中國敬而遠之──事實上,恰恰相反。我期望能為讀者提供一些例證,讓你們能夠用更嚴謹的態度,去面對「中國奇蹟」下各種關鍵與誇張的數字。

不要問對不對,要問:為什麼?

在中國,資訊的政治敏感度很高。在蘇聯式共產主義領導的經濟模式下,統計數字被認為是政治學而非數學。資料有可能在任何情形下,無預警的被冠上「國家機密」。因此本書要提醒的一點是:了解中國,不是花太大力氣去追求資料的正確性,而是應該著力在這些資料為何被計算和公布?背後有什麼數字被隱藏?為什麼?以及公布的數據究竟代表什麼意義?在中國,最容易被公開取得及傳播的資料,背後往往都有政治原因,就像西方民主政黨也會基於推廣其特定的訴求,選擇性的在某些資訊上集中火力,以達到其政治目的一樣。

當然,一個統計數字代表著什麼意涵,不同文化和政治態度會有不一樣的答案。就像西方民主國家的政府會利用媒體感興趣的題材來左右媒體,中國政府也懂得利用媒體的截稿壓力來操弄報導內容,導致媒體往往對於官方所提供的數據,只能照單全收。

中國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官員之間,為了保護及提升個人聲望,彼此欺瞞、變造數字的做法已存在著好幾個世紀。這種欺上瞞下的的文化關係,用一句中國俗語「天高皇帝遠」就能表達得淋漓盡致。

就像任何一個政府一樣,中國政府也會處理數據落差的問題,當經濟迅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也會經常修改數據的定義。同樣的,中國也要面對貪腐的問題──有些政客和企業領導人中飽私囊、竄改數據以隱瞞自身的罪行,形成集體騙局。

對中國共產黨來說,國家統計資料是用來衡量當局對13億人口生活的改善程度,也關乎中國的經濟、貿易和對外關係,以及官方與民間的財政金融的管理。毛澤東說槍桿子出政權,但治天下得靠資料的取得、控制及運用。引用邱吉爾的話來說,就是:「歷史是為勝利者所寫的。」

要嘛算國家機密,要嘛避重就輕

有個常見的錯誤認知是:中國共產黨統治已超過60年,統治權力應該相當穩固。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中國有13億人口,他們既具有創業熱情,同時也帶有「民不與官鬥」的歷史文化背景。地方政府公務員多達4000多萬人,他們大都傾向用個人特質和當地風土民情來解釋「法令」。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一直以來(未來也一樣)都存在著實際經濟活動與申報資料存在著巨大差異的現象,即便他們想誠實申報也是枉然。我看過太多中國消費者調查資料,就算受訪者努力認真回答,還是無法正確描繪出他們真實的情況。

不了解資料的出處與收集方法,僅從冰冷的數字去解讀,很難掌握真相。不只是中國如此,多數政府在制訂政策時,往往取決於關鍵統計數字,以證明其政策改變是有所本的,例如經濟成長、失業率、貿易順差或逆差,以及移民資料等等。政治上對政策改變的批評或辯護,都仰賴資料的解讀,但解讀往往需要詳細檢視資料收集的方法、定義納入或不納入計算的範圍,或是哪些資料沒有被收集。

當前中國政府的確面對知識分子日益高漲的意識,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負更多責任的呼聲不斷,特別是在一連串的貪腐事件爆發之後。同時,中國新領導人也心知肚明,他們需要這四千萬名地方公僕來反映基層的聲音,而不是只看那些由上而下附和中央政策的數據,否則他們的決策過程,將永遠建立在錯誤的資訊上。

中國不是一個民主國家。雖然毛澤東在憲法中明示,中國是由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組成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和整個國家的所有作為都是以人民為前提,但為了保障國家和人民免於受到社會動盪而危及共產黨的政權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續,共產黨的專政是必要的。目前還有不少人依舊相信中國仍是個共產主義國家,同時也甘心繼續被中國共產黨統治。

保障中國共產黨的存在,就是保障國家和人民。這一點很重要,表示中國共產黨掌握了黨本身、整個國家和人民的資訊窗口。中國共產黨從未正式對外宣稱會進行監控,一切動作都是在內部進行,控制資訊也就保護了該黨。一旦危及黨,也就危及了國家和人民。

因此為了對資訊進行控制,黨可以決定哪些訊息能對外揭露,而哪些不能讓外界知道。中國有公開的出版品,也有只讓共產黨決策的少數人才看得到的資料。只是,在成為全球經濟整合的一部分,人民成為消費的主要力量之後,掩飾所有資訊已不太可能,即使想要做也做不到。

2009年7月,中國逮捕了力拓集團(Rio Tinto)的數名職員,指控他們與中國的鋼鐵業者進行私下協商,意圖操縱鐵礦砂價格。審訊在2010年3月展開,但審訊是秘密進行,過程不會公開。顯然,只要涉及中國軍方的任何大小事都會變得十分敏感,其他有關台灣、西藏、新疆等棘手問題也一樣。但問題是,關於國營石油公司的油井位置或營運狀況,算不算是國家機密呢?美藉華人薛峰,曾任職於美國能源顧問公司,因為手中資料庫的敏感資料被判了8年徒刑。對於一個國家的戰略而言,原油生產確實很重要,但當中有些灰色地帶,讓法律可以被任意解釋。例如在公司的財務報告中,不得提及任何國營企業的財務資料,因為這屬於國家機密,即使該資料指出會計帳目不實或者有瀆職違法之嫌。

魔鬼藏在……定義裡

中國統計資料的產生方法,以及哪些會被計算進去的定義,不透明的程度也令人搖頭。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計算方式欠缺清楚說明早已不是新聞,在本書第一章會有更詳細的說明。不過在這裡仍要強調,這些資料的收集與公布方式都有很大的問題,非中國本地的機構(不止美國政府)都了解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單單關注在一個指標上並不能了解整體經濟的實際發展情形。

2013年1月28日,史戴夫研究計畫(Staff Research Project)的康雲峰(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經濟及貿易政策分析師)完成了一篇名為「中國經濟數據的可靠性:全國產出分析」(The Reliability of China’s Economic Data: An Analysis of National Output)的報告,文中指出:「…中國政府在收集、計算、公告資料時,效率嚴重低落。」該報告點出幾個關鍵問題,特別是過度依賴以零售銷售額作為衡量消費力的依據。這是長期觀察中國的專家早就點出的問題,特別是有關服務消費的數據就被刻意忽略。該委員會的報告同時指出,即使法律明文規定,必須確保經濟報告資訊的正確性,但錯誤的報告依然充斥,形成嚴重的問題。

就像其他期刊的文章,這篇報告也暗示對中國經濟的真實規模要保持戒心。中國經濟無疑成長快速,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這也讓許多參考中國經濟資料做出的企業和政治政策出現問題。確實,就是因為中國成為一個經濟大國,所以資料問題更形重要,相關探討也不勝枚舉。

投資中國,必須先小心解讀中國市場。以我20年觀察中國的經驗,看到許多外國企業進駐中國卻鎩羽而歸,最常見的原因,正是他們對市場全然誤解以致全盤皆輸。這些過去的例子告訴大家,為什麼投資中國,必須先小心解讀中國市場。

我過去最常使用的中國數據,是市場規模、產業分類,以及個別公司在中國的消費零售商品與服務的市占率,特別是近期中國「中產階級」的興起。2006年,我暫時離開寫報告的工作,花了6個月時間重新檢視中國零售市場所有的產業,包括食品和非食品類。

分析結果成為我公司研究中國零售市場的基本思維,該研究同時發表在2006年第四季的《中國經濟季報》(China Economic Quarterly)中。報告的其中一個結論是:2005年中國實際上的零售銷售數字,最多只有官方「商品零售總額」的一半而已,而大多數人所引用的正是這個官方數字。

問題是,任何想要投資於中國消費市場的企業,若採用的是官方版零售銷售數字做為營業計畫的依據,都會錯得離譜。因為,這個數字是真實狀況的兩倍!這也許說明了為何許多外國企業在進入中國之初,採用人均零售銷售數字來規畫藍圖,最後卻無法達到營收目標的原因,因為這些資料根本沒有呈現真實的市場狀況。

儘管中國政府在資料的公布上進步很多,也能取得更多不同分類明細,但資料本身仍然存在著重大的缺陷。錯誤率雖然降低了,但離真實狀況仍有一段距離。特別是在個體經濟層面。全市場的數字仍有其用處,但中國產業不斷擴張,對於省、市,甚至是更小地區的零售數字還是有必要了解,像是商品的市場規模、包裝趨勢,以及依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可支配所得來細分的消費族群等等。這時候全市場的宏觀數據可能一無用處了(但可能有人會抗議這一點)。即便有了這些小範圍的統計數據,新問題也會跟著出現。

在個體經濟層面,中國充斥著不同來源的各種資料,其中包括地方與中央政府、地方與中央的貿易協會、銀行、貿易發展機構、商會、製造商、零售業者、學術界、市場調查公司,以及多如繁星的「顧問」及「專家」。這些人會出自本身的利益,創造適合自己的數據。許多人的謀生方式,是推銷他們的產業來吸引投資,自然會拿一些對他們有利的數字來強化成功的機會,像這一類的正面資訊往往不會被視為是過度樂觀,因為沒有人會去查核這些數字,也沒有人能提供更好的方法去了解真實情況。缺乏對市場的實地查核,只會讓公司在中國的投資狀況持續惡化。

對中國市場調查的需求日益增加,也催生了各種不同的市場研究機構。1990年代,許多類似的研究機構陸續成立,但其中不少家被發現另有目的,還有一些是中國政府的分支機構,拿政府公告的一般資料來唬弄信以為真的客戶來賺錢;也有一些惡質公司拿市場研究做幌子,從事洗錢等地下工作。這些公司大部分都已消失無踪。

同時,中國也有許多既得利益者,用各種正當理由傳送出資料(往上傳或往下傳,視需要而定),以躲避稅務機關的查核;或是把投資人的虧損隱藏起來;或是把貪腐而來贓款轉匯到國外銀行的帳戶內,購買奢侈品、豪宅,或是供應情婦的小孩讀私校,或是償還最近到澳門欠下的大筆賭債。由於缺乏妥善的審查或只拿到刻意傳送的數據,所以這些事情報章雜誌通常都無法披露。但只要一旦見諸媒體,往往就是既定事實了。

其實不只是政府,在中國社會及產業的各個階層,都有強大的動機為了特定目的去調整數據,而不是以取得真實資料為目的。即使有人認真地去研究市場規模及公司的市占率,也不會知道哪個環節的資料有問題。這種現象幾乎不可能杜絕,也會讓數字的產生受到質疑。在人口較少的國家,這種誤差幅度還沒那麼嚴重,但在人口眾多的中國,這種誤差會被放大。

過去20年爬梳中國資料的經驗告訴我,即使是被認為絕無瑕疵的數字,也可能只是幻覺,最好還是更切實一些,學著去觀察那些隨手可得的數字背後的意涵,盡可能過濾當中的雜質,用所有可能的方法和定義去深入了解其中的玄機。最重要的是常識,這要靠直接觀察來累積,因為關在象牙塔裡研究公開的資料已完全沒有用處。想要了解中國市場的真實樣貌,實際走上街頭,實地觀察是最好的方法。

中國又大又複雜,需要更精密的思維和更細緻的理解,不能僅從取得的數字來解讀。關於中國,最大的迷思也許就是:數字的確傳達了許多訊息,也是理解這個國家的重要方式,值得我們去關注它們所隱喻的意義。直至現在,許多我們已知道是錯誤、無用的數字,還是繼續被引用。

關於中國各種統計數字的爭論不會停息,唯有深入分析、小心求證,才是王道。

郭馬修和他的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郭馬修和他的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作者郭馬修(Matthew Crabbe),為研究機構「解讀亞洲」(Access Asia)合夥人,深入研究中國零售市場多年,認為官方公布的零售數字無法呈現中國消費市場真正樣貌,花費極大心力在互相矛盾的數據中梳理脈絡。過去20年來,曾針對中國消費市場發表過數百篇研究報告,備受媒體矚目。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正解!中國經濟數據》(早安財經)。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