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交學費的「週一學校」到底教什麼?「小事製作」舞團不只教舞,更盼把藝術拉近生活

2019-01-15 09:36

? 人氣

創立將滿5年,「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一直是「小事製作」舞團成員們的創作理念。(陳品佑攝)

創立將滿5年,「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一直是「小事製作」舞團成員們的創作理念。(陳品佑攝)

藝術是什麼?對很多人而言,這個抽象的名詞代表「高雅」、「精緻」的文化概念,只有少數受過教育的菁英才能體會。不過現在有許多人正嘗試打破窠臼,讓藝術與人類的生命經驗產生更多連結,在都市叢林中找回原始的生命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藝術即生活,生活即藝術」,這是「小事製作」舞團成員們的創作理念。成立近5年,團員們對於舞蹈在社會的影響力有著不小想像。2016年開始,他們在華山新生橋下創設了「週一學校」,以舞蹈作媒介,吸引許多會跳舞和更多愛跳舞的人參與,並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共同激盪,分享自己對於音樂和舞蹈上的感動。

20190114-小事製作創設「週一學校」,推廣生活中的藝術,並開放所有人參與。(取自小事製作FB)
小事製作創設「週一學校」,推廣生活中的藝術,並開放所有人參與。(資料照,取自「小事製作」臉書)

免學費推廣,要把「觀賞」表演變「參與」

「講到街頭,很多人以為是跳街舞的地方,但我們舞團在做的實驗就是所謂的當代精神。」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楊乃璇說,過去大眾「觀賞」表演,但他們更致力於讓觀眾「參與」表演,在日常生活的場域中,展開不同族群間的對話,讓城市也可以變成博物館。而到「週一學校」上課,不用報名也不用學費,他們期待藉由這種開放交流的形式,降低大眾接觸表演藝術的門檻。

20180114-小事製作團長楊乃璇希望透過舞蹈,讓觀眾「參與」表演,在日常生活的場域中,展開不同族群間對話。(截圖自小事製作youtube)
小事製作團長楊乃璇希望透過舞蹈,讓觀眾「參與」表演,在日常生活的場域中,展開不同族群間對話。(截圖自小事製作Youtube)

從事藝術創作,楊乃璇坦言,常有親朋好友擔心她的生活撐不撐得下去?但母親一席話讓她明白,人生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工作,如果工作不稱心,其實就是浪費自己生命,「所以我媽給我最好的禮物,就是讓我專心地學習舞蹈,讓我可以利用這份專業謀生。即使要做30年,都能繼續保持熱情。」

20190114-城市曙光聞香起舞音樂會,現場展出由小事製作帶來舞蹈演出。(陳品佑攝)
城市曙光聞香起舞音樂會,現場展出由小事製作帶來舞蹈演出。(陳品佑攝)

改變孩子思考 行動蛻變

回憶長達13年的教舞生涯,楊乃璇說,她曾遇到一個熱愛跳舞的男孩,差點因家庭因素放棄夢想。幸好經過努力,男孩後來成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創作所的榜首,進入雲門舞集成為舞者,更完成從法國徒步走到西班牙的朝聖之旅。

而這段讓孩子躍上國際舞台的過程,楊乃璇認為最重要的課題就在於促進孩子思考,改變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當你可以改變孩子思考的時候,他的行動才有可能改變。」

「藝術是為拉近人與人距離」

到底藝術追求的是什麼呢?楊乃璇說,她從前一心一意想成為舞者,希望透過藝術,讓生活變得「有品味」,但後來才發現,藝術如果只有一種形式,不同文化間就不會互相交流,也因此來自不同的人群必須有更積極的接觸,了解彼此,社會才有可能發生改變。

楊乃璇表示,身處在現今時代,藝術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改變人們生活品質,以及人與人接觸。他們期待人們透過跳舞聆聽自己身體的聲音,更希望藉此拉近彼此距離,「做週一學校就是我們舞團目前最大的努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朱冠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