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開放我們的國會,真是小學生的笑話嗎?

2016-02-03 09:30

? 人氣

蘇嘉全當選立法院長,能開始新國會新風貌嗎? (陳明仁攝)

蘇嘉全當選立法院長,能開始新國會新風貌嗎? (陳明仁攝)

新國會成軍,果然氣象一新。讚許與批評聲交錯,連雨天一把傘都能成為話題;朝野協商第一件事決定開議日,時代力量主張比照小學開學日,開議日要提前,被民進黨「永遠的總召」柯建銘一句讓人噴飯的話:「立法院開議和小學開學沒有直接關係!」釘了回去;新任院長蘇嘉全提出包括開放公民記者採訪、公開朝野協商、開放網路連署提案等「國會改革」方向,都引起討論,當然,討論中很大部份是質疑:可行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首先,看最小的事,立法院新一屆會期開始,要不要紅地毯?這是國會改革項目中最不值得一談的事,可有可無,何況會期報到日未必都下雨,下了雨不少委員也是自己撐傘,甚至不少委員根本沒興趣走紅毯,這就是一個讓新科立委高高興興的日子,即使「做秀」也不為過,能當選國會議員並不丟臉,也值得光耀門楣,倒是立法院職員或駐衛警們,職份確實是為立委提供問政與安全必要之服務,但顯然不包括撐傘,四年八會期偶一為之,也不值得拿來論證立委擺譜,下會期肯定就沒人理了。不過,現下的民意氛圍猶厭官員民代擺架子,立委也得警覺點,小小被譏嘲,也不必介意。

第9屆立法院今天上午舉行預備會議選舉新任立法院長,新科立委時代力量林昶佐與時代力量多位立委共同出席報到。(林俊耀攝)
第9屆立法院今天上午舉行預備會議選舉新任立法院長,新科立委時代力量林昶佐與時代力量多位立委共同出席報到。(林俊耀攝)

其次,柯建銘說的沒錯,國會開議日和小學開學日,是兩碼子事,以此為例要求立法院提早開議,確實可笑,不過,新科立委不懂,連任立委應該清楚,立法院會期依照憲法明定,一年兩個會期,一次間隔兩個月,這個規定是適用於中華民國在大陸時期的需要,各省立委要跨越大山大河集會於南京,確乎路程迢迢,何況當年沒有高鐵捷運;國會全面改選後,立法院休會時期到底要不要這麼長?從報到到開議到底還要不要拉出二到三星期?是有討論過的,這牽涉到修憲,但七次修憲從沒成為正式議案,現實面的因素很多,可能是立委忙於國會議事與選區服務,一年確乎需要長四個月喘息休整,也可能是行政部門寧可立法院多休息,好讓政務官也休息;休會期間長而開議時間晚的結果,就是近年幾乎年年會期結束都還要開臨時會。換言之,時代力量之議,雖然好笑,但當然可以討論。

其三,開放國會,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開放公民記者採訪,這在許多行政機關都已經落實,立法院自然應該因應這個必然的趨勢,至於「公民記者」如何定義?其實並不困難,就算真有怪咖要端個公民記者架勢採訪,大概媒體同業也會側目視之。倒是立法院若決定開放全民旁聽,如何界定採訪區與旁聽區,而旁聽區是否開放攝錄影?如果不限制,那確有可能全民皆國會記者,防不勝防,好不好?很難說,可預見的是立委問政壓力必然有過於以往,當立委面對遊說團體、公民團體、各種利益團體的壓力加大的同時,其實也意味著執政政府的施政壓力備增。

20160202-SMG0045-003-黨團協商-蔡其昌-蘇嘉全-徐永明-柯建銘-陳明仁攝.jpg
新任立法院長蘇嘉全開放媒體採訪朝野協商。(陳明仁攝)

其四,法案能否透過網路連署?根據憲法和立法院相關法規,法案提出只有兩種管道:一是行政院,二是立委提案。網路連署構想不錯,但除非修憲,只能提供行政部門或立委提案之參考,從好的一方面來看,如果能透過網路連署疏解民意對現行政策無力改變之不滿,比方說,網路連署到一定門檻(數萬或數十萬?)就提交行政部門,或相關委員會,由各委員會決定是否召開公聽會等等,至少讓不滿民意知道不必餐風露宿或占領立法院,用一個電腦按鍵就能表達異議,連行政部門應該都會樂觀其成。

國會改革千頭萬端,可大可小,究其核心還在議事效率與國會形象,朝野協商曾經為了強化議事效率而訂,後來卻成為議而不決的主因,任何法案預算卡關的原因,除了霸佔主席台,就是不表決或拉下議程進入協商,這是國民黨執政八年施政難以推進之痛,民進黨完全執政後,不懂得霸佔主席台的國民黨,席次懸殊到表決只能是立場的表達,這有利於朝野協商透明公開,橫豎民進黨完全負責,兩相對比,才可能看出國民黨完全執政下的立法院,對小黨和席次遠遜的在野黨,多麼厚愛,新的國會運作方式能否做到公平的資源分配和利益分享,或許將是下一輪人民監督政府(包括行政立法兩院)的重點。

當霸佔主席台、佔領立法院之人,搖身成為國會議員的那一刻開始,國會尊嚴有了重建的可能,我們的立法院、我們的國會,是最高民意殿堂,值得全民、和全體立委的尊重。這不是反諷,這就是民主的真諦。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