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一個混亂的台灣社會及一個避之唯恐不及的中國社會

2015-10-03 05:30

? 人氣

台灣人?中國人?台灣與中國既是地理名詞,又是一個代表不同體制與思想的體制名詞。(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台灣人?中國人?台灣與中國既是地理名詞,又是一個代表不同體制與思想的體制名詞。(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台灣與中國媒體常常出現的兩個重要名詞就是台灣人與中國人,最近有一則新聞報導住在美國的李濤父親,告誡李濤不要忘記他是住在台灣的中國人。到底什麼叫做台灣人與中國人?為什麼李濤的父親不願意當個「住在中國的中國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與中國是地理名詞,也是政治名詞。從地理名詞的角度來看,住在台灣的人叫做台灣人,住在中國大陸的人叫做中國人。至於兩邊飛來飛去的人叫做什麼人?就看他們是拿那一國的護照,這就是他們所選擇的政治體制依歸。但是,台灣與中國也可以是一個意識型態概念,意識型態是從小被灌輸創造出來的概念,這時候台灣與中國的概念就會變成一種既虛無飄渺,又實實在在牢牢控制住你的腦筋所思、口中所說的頑強概念。

麻煩就在這裡,有人可以住在地理上的台灣,依存在台灣的政治經濟制度裡面,生活在台灣,領台灣的退休金,投票選舉台灣各種政治人物角色,甚至當起台灣的總統和議事代表,卻反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當這樣言行不一的現象 ─他們選擇住在民主自由的國度,卻說獨裁的祖國才是他們心所嚮往,台灣的政治與經濟就陷入混亂的狀態。台灣到底是否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以保護居住在台灣所有人的自由民主權益,免受中國獨裁政府的凌辱?在這樣的混亂狀態之下,到底關鍵問題在哪裡?

答案就在CBS新聞訪問節目 60 Minutes (9月27日 2015年),主持人邀請俄國總統普丁參與座談,在主客犀利言詞交鋒答問之後,主持人問這個被某些俄國人稱作俄國新沙皇的總統:「他最欣賞美國什麼?」這位不斷連任的俄國總統普丁回答:「美國人的創造力(creativity)與開放的心胸 (open mind)。」這段訪談就此結束。但是,真正的問題才開始出現,美國人的創造力與開放心胸是由美國人的基因所決定的嗎?相反地,中國人與俄國人創造力低、思想封閉也是他們的遺傳基因導致的嗎?這些問題又和台灣人的未來有什麼關係呢?過去20多年來,國家和企業的創新一直是我研究與授課的焦點。簡單地說,創新就是和過去不一樣,和大家不一樣。當你的想法意見與傳統不一樣,成為組織內的異端,組織內的其他成員會不會排斥你?掌權者會不會視你為眼中釘?異端者在政治民主文化或獨裁文化社會,那一種文化社會比較會接受異端思想?甚至鼓勵異端想法?俄國總統普丁所不知道的答案呼之欲出。

綜合言之,政經無法分離,台灣人捍衛民主政治制度,不只是保障其政治人權,防範獨裁集團再度掌政,更是台灣經濟再上層樓所必須之創新力的來源。

*作者為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博士,長期任教於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兩年前退休,目前為自由評論人與企業顧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